“西施舌”又名“沙蛤”,是福建著名的海珍。据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尔后沉入大海。从此沿海的泥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海蚌”贝类,人们称它为“西施舌”。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道“西施舌”是怎么做的吧。
西施舌的原料:
净西施舌(沙蛤)350克,水发香菇10朵,净冬笋15克,芥菜叶柄20克,绍酒、白酱油各1茶匙,上汤50克,香油、生粉、糖各适量。
西施舌的做法:
①将西施舌肉去裙,每只均片成相连的两扇,洗净。芥菜叶柄切成边长2厘米的菱形片,香菇每朵切成3片,冬笋切2厘米长、1.5厘米宽的薄片。白酱油、味精、糖、绍酒、香油、上汤、湿淀粉调成卤汁。
②将片好的西施舌肉放入滚水中烫一下捞起,滤干水。烧热锅,下油烧热,将芥菜叶柄、香菇、冬笋片放入略炒,随即倒入卤汁煮滚勾芡,汁粘时放进西施舌肉片,迅速翻炒几下即可。
西施舌的风味特点:
1、西施舌是福建长乐漳港的海产。名“沙哈”,是福建著名的海珍。其壳薄而细长,储带椭圆形,色泽暗褐而纹样秀丽;其肉色白,清鲜脆嫩味如蚌,水管常伸出壳外,形如舌状,故名。30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曾称赞“西施舌”是闽菜中色香味形俱佳的一种“神品”。
2、此菜色泽鲜丽而雅洁,西施舌肉质脆嫩甜爽,醇香味美,营养丰富,食后余韵甚佳。
(责任编辑: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