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鸡是一道热菜,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口水鸡”这名字乍听有点不雅,脑子里随之就会出现一副口水哒哒的漫画般的样子。
口水鸡的原料:
主料:一斤左右的三黄鸡、葱、姜片、料酒1勺。
调料:辣椒面2勺、花椒一小巴、酱油2大勺、醋约3勺、白糖1/2勺、蒜2粒、盐、鸡精适量、少许芝麻和香葱。
口水鸡的做法:
1、将鸡肉先用少许盐腌15分钟左右,把葱姜塞在肚子里,会化嫩肉质;
2、腌好之后放进一个汤锅中,注入冷水没过鸡肉表面,加适量的盐、一勺料酒去腥;
3、加盖用大火煮开后,打去上边的浮沫,转中火煮7分钟;然后盖着盖子闷10分钟,中间别掀盖;
4、趁着焖鸡的时候,做红油,起一油锅加入比平时炒菜稍多的油 中火烧热 放进葱、姜、蒜、花椒一起炸香,同时准备一个耐热的容器放入2勺辣椒面,待葱、姜变色之后立即转小火,并迅速捞出,讲油倒入辣椒面里 这样既是红油了;
5、鸡肉焖好后捞出,放进冰水里,让肉紧一下;
6、捞出来晾凉,抹上香油;
7、将调料中剩余的酱油、醋、白糖、鸡精按照上面的比例混合均匀,浇在斩件后的鸡肉上;
8、最后淋上两勺红油撒一点芝麻和香葱即可。
鸡肉的营养分析:
鸡肉和牛肉、猪肉比较,其蛋白质的质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此外,鸡肉蛋白质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与蛋、乳中的氨基酸谱式极为相似,因此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根据部位、带皮和不带皮是有差别的,从高到低的大致排列顺序为去皮的鸡肉、胸脯肉、大腿肉。
鸡肉和其他肉类相比较,具有低热量的特点。但是,皮部分存在大量的脂类物质,所以绝对不能把带皮的鸡肉称做低热量食品。每100克去皮鸡肉中含有24克蛋白质、0.7克脂类物质,是几乎不含脂肪的高蛋白食品。鸡肉也是磷、铁、铜与锌的良好来源,并且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鸡肉的脂类物质和牛肉、猪肉比较,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口水鸡的典故:
“口水鸡”这名字乍听有点不雅,脑子里随之就会出现一副口水哒哒的漫画般的样子。
不过这名字的来历倒却有着文人的温雅,郭沫若在所著《賟波曲》中,有:“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烹调赐拈来“口水”两字,倒成就了今天大名鼎鼎的“口水鸡”。
(责任编辑: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