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饮食健康 >> 健康食谱 >> 正文  

寿县传统名肴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实为素菜之珍品,更为寿县传统名肴。豆腐起源于安徽的寿县地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寿县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原料:

豆腐250克,熟笋25克,水发木耳50克,虾籽10克,小葱段5克,精盐2克,酱油50克,湿绿豆淀粉100克,熟猪油50克,花生油500克(约耗100克)。

八公山豆腐做法:

1、将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下冷水锅中烧开捞起,放入密眼筛里沥去水分。笋子切成薄片。湿淀粉加少水调成糊浆。

2、将炒锅放在旺火上烧热,放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把豆腐在淀粉浆中滚一下,随即下锅,炸至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锅仍放在旺火上,下入熟猪油15克,烧至五成热,再放虾籽、笋片、木耳、葱段煸炒两下,加入豆腐、酱油、精盐和水50克,然后放入剩余的淀粉浆勾芡迅速翻炒几下即成。

特点:豆腐经油煎如金镶白玉。外香脆,内细嫩,虾籽吐鲜,木耳佐色,笋片清脆利口,虽是素料也是难得的美味。

【菜名由来】

八公山豆腐始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等八位被解职至此的朝野大臣,原意炼丹结果炼成豆腐,且质嫩味美故名,又因其采用八公山泉水精制,其成品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清爽滑利,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碎,故而名贯古今,久留盛名。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

【历史溯源】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创。21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建都寿春,为王42年。刘安好道,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招方术之士数千人,有名者苏非、李尚等8人,号称“八公”。“八公”常聚在楚山即今天的八公山谈仙论道,著书立说。一次,刘安炼丹配料时不慎将石膏掉进乳白色的豆浆里,不一会,奇迹出现了,只见纯白的豆浆逐渐凝成絮状,继而成了鲜嫩柔滑的豆腐。刘安求长生丹没有结果,却偶然得到了上佳食品豆腐,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八公山由此成了中国豆腐的发祥地。

八公山的豆腐之所以美,美就美在山泉水。八公山拥有珍珠泉、玉露泉等多处名泉,泉水澄清味甘,终年不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同时,周围农民拥有世代相传的制作豆腐的技艺,更使八公山的豆腐独具特色,久盛不衰。如今这种老少皆宜的豆腐,制作出来的品种已达千余种,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已经成为淮南地区独具一格的上等宴席。因为豆腐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经被全球公认为“国际性保健食品”。

磨制八公山豆腐的用水,采用的是八公山上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的珍珠泉、大泉等山泉清流。豆腐制作精细,豆子要磨得均匀,豆渣要滤得干净,制作出的豆腐才能洁白细腻,其成品晶宝剔透,白似玉板、嫩若凝脂、质地细腻,无黄浆水味,托也不散,使得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享有“八公山豆腐甲天下”的美称。

(责任编辑:黎黎)


  • 上一个饮食健康:

  • 下一个饮食健康:
  • 相关文章
    教你自制圣诞传统饮料 蛋奶酒
    传统闽菜  蟹白汤
    上海传统名汤 鲜嫩肥浓汤卷
    传统闽菜  蟹白汤
    上海传统名汤 鲜嫩肥浓汤卷
    上海传统名汤 鲜嫩肥浓汤卷
    传统闽菜  蟹白汤
    传统闽菜之香油田鸡的做法
    揭开传统喝酒的十大谎言
    迎世博 品上海传统名小吃 排骨年糕
    传统北京风味菜 京酱肉丝
    福州传统名菜 醉排骨
    杭州传统菜 杭州卤鸭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