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盛夏,做到家庭饮食卫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防范细菌性食物中毒,而最容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是生食和熟食交叉污染。
特别是处理这两种食材的器具(如菜刀、砧板、抹布等)没有区分开,或是储存方法不当,生、熟食混在一起,就容易造成污染。
其二是热处理不足,多半指食物没有充分煮熟,无法达到杀菌效果。
其三是食物调理后于室温下放置过久,导致细菌快速孳长,并产生大量毒素。
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在摄氏4℃~65℃间最容易生长,因此,在盛夏,食物不论生或熟放置在室温下太久,腐坏的风险极高。
最后,处理食物者的手通常也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带菌的手触摸食物、砧板、碗碟……,一不小心就造成感染。尤其手上有伤口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逮到机会作怪,更可怕的是,它所释放出来的毒素在高温下(摄氏100℃加热10分钟)都很难破坏。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2、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3、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4.、控制细菌繁殖。主要措施是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2C—8C,可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繁殖。熟食品在冷藏中做到避光、断氧、不重复被污染,其冷藏效果更好。
5、高温杀菌。食品在食用前进行高温杀菌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其效果与温度高低、加热时间、细菌种类、污染量及被加工的食品性状等因素有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责任编辑:刘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