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不宜当早餐和夜宵
距离端午节还有一周多的时间,有些人已经开始包粽子、吃粽子了。同时不少人会把粽子当成早餐。个别特别喜欢吃粽子的市民甚至放弃了正餐,连着数顿都把粽子当饭吃。有些人一买就是十来个,回到家就往冰箱一放,每天早晨就将粽子当早饭。
专家指出,粽子是糯米做的,本来就不容易消化,少量食用不会对消化系统有任何伤害,但是,如果早晨起床不久空腹吃粽子或者把粽子当作夜宵吃,就很容易导致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加长,刺激胃酸分泌,最终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如保存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粽子本身已变质,吃下去很容易致病。专家提醒,原先就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空腹吃粽子极容易使旧病复发。
粽子最好加热吃
专家说,虽然粽子可以冷吃,而且冷吃的口感会更好,但是,粽子冷却后会变硬,食用后更容易刺激消化道,因此从冰箱拿出来后应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可食用。尤其需要提醒的是,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
此外,特殊人群吃粽子,还应注意以下几点:胃病患者适合吃大米做的粽子,吃粽子时不要蘸糖;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要吃肉或蛋黄做的粽子,否则,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胃胀气等,进而诱发疾病。
(责任编辑:陈礼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