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有煎蛋,炒蛋,煮蛋,或者当配料,辅料等等。看似简单的鸡蛋,我们常常会用错误的吃法或搭配,结果毒害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那么,常见的错误吃法与搭配是什么呢?
错误吃法:
1、生吃鸡蛋
生吃鸡蛋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一种吃法,现在很多国人都把吃生鸡蛋,或者半生的鸡蛋作为一种健康的时尚。其实,鸡蛋在形成过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不能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并且,鸡蛋的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需要高温加热破坏,否则会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症状。
正确吃法: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2、过量吃鸡蛋
鸡蛋是公认的营养食品。但是,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造成肾脏机能的损伤。
正确吃法: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个鸡蛋左右。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个鸡蛋左右,但不宜再多。
第一页12下一页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