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约25岁开始,人体内肌肉和脂肪的比例逐步发生变化,肌肉的比例逐渐下降,而脂肪比例逐步上升。体重增长更多的部分主要是脂肪。当脂肪总含量过多或局部含量过多(分布异常),体重增加,并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就是肥胖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体重指数(BMI),在亚洲地区,BMI以18.5-22.9为正常,23-24.9为超重,大于25为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为先天禀赋,即遗传因素;
二为嗜食肥甘厚味,即饮食超过人体需求量;
三为久卧少动,使体能消耗明显降低,致营养过剩,使脂肪充于肌肉而致肥胖;
四脏腑功能失调,脾气虚或肝肾阴虚,聚湿生痰浊而致肥胖。
因此,中医认为减肥应从饮食、运动、中药健脾化痰、调补肝肾等方面着手,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将人体多余的脂肪代谢掉,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中药透过去湿制水、健脾、活血行气等方法、有助调理脏腑和内分泌,令身体气血运行更佳,可将体内多馀水份、以及积聚於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排除,加速新陈代谢。不过,中药也是药;药材毕竟有药性和禁忌;减肥药不会因为含中药就百分百安全。
用作修身美体的中药材,大致可按其药效分成四大类:
消导药:
例如:山楂、谷芽、麦芽等,作用是消积滞(中医术语称消食导滞)。特别是山楂,它含多种酸类,如: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等,可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帮助分解油腻,对付动物性脂肪尤其见效。
利水渗湿药:
例如:泽泻、云苓、车前子等,作用是利湿,可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份。服後可增加排尿量,解湿热,消水肿。
泻下药:
例如:大黄、蕃泻叶、首乌等,作用是加强肠道蠕动,速通大便。其中大黄含大黄素等?琨衍生物,性质苦寒,可攻下燥结秘固之宿便,药性猛烈。首乌则润肠轻泻,性质腻滞,令人产生饱的感觉。
降脂药:
例如:丹参、草决明、桑寄生、鸡血藤等。丹参属理血药,能扩张周边血管,降压消脂,与鸡血 同属补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