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纳税人,政府资源理应优先用在香港本地家庭。
“双非”儿童家长黄太则反驳称,“我小朋友拿香港身份证,理应获得属于自己的权利”。她还希望香港政府为“双非”儿童增设跨境上学交通津贴,舒缓孩子上学开支。《环球时报》报道引用一项分析数据,一名在港出生的婴儿从入读幼儿园至大学毕业,保守估计政府需为每名学童付出115万港元。
不偷不抢不违法
2月1日,香港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广告以一只绿色的蝗虫,爬到香港狮子山顶为背景图,标题是“你愿意香港每18分钟花$1,000,000养育‘双非’儿童吗?”,以此来表达反对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立场。
广告一出,“双非”儿童引起了更多的讨论。
在广州一个著名的女性网络论坛上,不少网友都有过去香港生孩子的经验。一名网友angel19771013发帖回忆了自己2009年去香港产子的经历,帖子有十几页的回复。
“我最初的初衷和最简单的意愿只是想有2个孩子,并且希望竭尽所能为这个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途径。”angel19771013表示,“我不会去占用香港的资源”,“孩子会一直在这里读书”。
angel19771013认为,内地孕妇赴港生子引起的矛盾,“不应该由我们来承受骂名,首先是香港政府没做到位,他们应该在保证无条件满足本地孕妇生产的情况下才去接受外地孕妇,政府不作为,医院一心只想赚钱,这不是我们的责任”。
“香港身份会提供很多便利,例如高考,例如出国,我图的真的只是这些而已,不会占用到香港本地人的资源”。
也有网友则对此提出质疑。“在香港生孩子占香港人的床位,用香港人的身份方便孩子今后的学习。这就是占用别人的资源了。”网友佩然妈说。
“是政府有这个政策法规,我不偷不抢不违法。”angel19771013坚持认为,作为”双非“妈妈,自己问心无愧。
久久健康网小编温馨提醒:事实上,对于香港人来说,赴港生子潮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部分商家特别是医疗行业而言,内地孕妇意味着最少人均5万港元的收入;而对部分香港居民来说,“双非”儿童则是和他们竞争资源的对手。而随着“双非”儿童长成至入学年纪,资源竞争已经越来越引起香港社会的重视。
(编辑:曹文娟)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