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康口服液质量控制研究 |
|
赖善城 修连喜 卢雪梅 付丽芳
提要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黄芪、麦冬、山药 进行了鉴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香草醛比色法对口服液中总多糖和总皂甙进行了含量测定 ,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薄层色谱法; 苯酚—硫酸法; 香草醛比色法; 总多糖; 总皂甙; 含量测定
糖尿康口服液系由黄芪、麦冬、泽泻、天花粉、山药、生地、熟地、甘草等14味中药组成。 本文对制剂中黄芪、麦冬、山药3味药材进行了薄层鉴别试验,采用苯酚—硫酸法和香草醛 比色法测定了口服液中总多糖和总皂甙的含量,以期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1 仪器和试药
1.1 仪器:7520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1.2 药品:黄芪甲甙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提供;糖尿康口服液由本院制剂室提供。 1.3 薄层层析板: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与0.5%CM C-Na按1∶3研匀,铺板,阴干,于105℃活化0.5 h,置干燥器内备用;实验用化学试剂均为 分析纯。
2 薄层层析定性鉴别与结果
2.1 黄芪的鉴别 2.1.1 供试液的制备:取糖尿康口服液20 ml,先用 乙醚脱脂2次,再用正丁醇提取2次,15 ml/次,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2次,10 ml/次,弃 去水液,正丁醇液用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溶解,作供试液用。 2.1.2 取黄芪甲甙标准品,用甲醇配成2 mg/ml溶液 ,作标准对照液。 2.1.3 取黄芪10 g,用水提取2次,浓缩成10 ml, 按供试液配制方法处理得黄芪药材阳性对照液。 2.1.4 照薄层色谱法[1]试验,吸取上述3 种溶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3∶1)下层液为展开剂,饱和15 min后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液,于105℃加热约5 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 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棕黄色斑点。见图1。
图1 黄芪TLC图谱 1.供试液 2.黄芪甲甙 3.黄芪药材对照液
2.2 麦冬、山药的鉴别[2]。 2.2.1 供试液的制备:取糖尿康口服液20 ml,加6 mol/L盐酸1 ml水浴回流1 h,用苯提取2次,10 ml/次,合并提取液,水浴蒸干溶剂,用甲 醇1 ml溶解,作供试液用。 2.2.2 麦冬、山药阳性对照液:分别取麦冬10 g和 山药10 g,加水20 ml,回流1 h,滤过,滤液加6 mol/L盐酸1 ml,按供试液配制方法处理 得麦冬、山药阳性对照液。 2.2.3 麦冬、山药阴性对照液:分别取缺麦冬和缺 山药口服液各20 ml,分别加6 mol/L盐酸1 ml,按供试液配制方法处理得麦冬、山药阴性对 照液。 2.2.4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溶液点样于硅 胶G板上,以苯-丙酮(5∶1)为展开剂,饱和15 min后展开,取出晾干。喷1%香草醛硫酸乙 醇液,于105℃加热约5 min,供试品液与麦冬对照液在 Rf=0.39处有一 褐色斑点。供试品液与山药对照液在 Rf=0.47处有一相同红色斑点。而 麦冬、山药阴性对照液对此鉴别无干扰。见图2,图3。
图2 麦冬TLC 图 1.供试液 2.麦冬药材对照液 3.缺麦冬药材对照液
图3 山药TLC图谱 1.供试液 2.山药药材对照液 3.缺山药药材对照液
3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3.1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 糖2.5,5.0,7.5,10.0,12.5,15.0 mg,分别置50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溶液2 ml,按苯酚-硫酸法[3]操作,在波长 490 nm处测定吸收度,经回归处理得方程: A=0.01361+0.0050 C ( C=10-60 μg/ml), γ=0. 9976。 3.2 总多糖的提取与精制:取糖尿康口服液50 ml, 加95%乙醇使含醇含量达85%,静置过夜,离心,沉淀用水溶解,加0.1%活性炭脱色,过滤, 滤[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制剂中含砷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脑乐静胶囊中甘草次酸含量测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