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炎灵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
为6个月~8年;男性164例,女性44例;年龄17~65岁。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HBsAg及/或抗HBc均阳性。本次治疗前患者肝功能检查ALT均≥80U.L-1;8例CPH血清总胆红素(SB)增高为24~36μmol.L-1,58例CAH增高为19~106μmol.L-1;少数CAH病例血清A/G及蛋白质电泳A、r有轻度异常。两组CPH及CAH病例治疗前的基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分组与治疗 随机分组,CPH治疗组52例,用肝炎灵片3片(每片25mg),每日3次;CPH对照组51例,用云芝肝泰5g,每日3次。CAH治疗组53例,用肝炎片3片,每日3次;CAH对照组52例,用肝炎灵注射液4mL(70mg生药)肌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3个月。除配合应用肌苷及维生素B、维生素C口服外,不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
表 1 两组 CPH 和两组 CAH 病例治疗前的情况比较(±s)
组 别 N/例 性别 男 女 年龄/岁 病程/年 S B/(μmol.L-1) ALT/(U.L-1) 血清蛋白/(g.L-1) A G 蛋白质电泳 A r CPH 肝炎灵片 52 42 10 29.9±11.2 2.1±1.6 20.4±10.6 174.1±105.9 42.5±2.5 27.5±3.3 0.60±0.04 0.21±0.04 CPH 云芝肝泰 51 40 10 30.4±10.8 1.8±1.3 20.6±9.8 178.8±114.8 43.6±4.4 27.7±3.3 0.59±0.05 0.20±0.03 CAH 肝炎灵片 53 45 8 37.1±13.4 3.1±2.4 31.6±11.5 231.5±156.8 42.5±3.4 30.4±4.1 0.58±0.04 0.25±0.06 CAH 肝炎灵注射液 52 38 14 35.8±12.7 3.6±3.0 33.2±12.6 262.7±164.7 42.9±3.9 29.8±5.3 0.58±0.04 0.24±0.04
注:两组CPH和两组CAH各项目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3 观察方法 1.3.1 症状、体征 治疗后观察主要症状及体征变化,每1~2周记录1次,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1.3.2 肝功能 血清ALT、SB、A/G及蛋白质电泳均于治疗后每2~4周检查1次。 1.3.3 免疫功能 植物血凝素(PHA)皮试及血清C3、IgG、IgA、IgM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疗程结束)各检测1次。 1.3.4 HBVM HBsAg、抗-HBs、HBeAg、抗-HBe及抗-HBc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各检测1次。 1.3.5 其他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血小板计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检查1次。肾功能(BUN、Cr)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各检查1次。1.3.6 随访观察 对肝炎灵片及注射液治疗后ALT复常的病例,于治疗结束停药3~5个月及6个月以上进行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 症状、体征 症状消失或好转为有效。肝、脾肿大消肿或回缩为有效。 1.4.2 肝功能 ALT及SB分为复常和有效(比治疗前测定值下降50%以上)。A/G及蛋白质电泳治疗前后作均值比较。 1.4.3 免疫功能及HBVM 治疗前后作比较。
2 结果
2.1 对症状、体征的疗效 乏力、纳差、腹胀及肝区疼痛四项主要症状的疗效见表2。CPH肝炎灵片组改善症状的疗效优于云芝肝泰组,尤以各项症状消失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AH肝炎灵片组和注射液组改善症状的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肝脏消肿及回缩的有效率,CPH肝炎灵片及云芝肝泰组分别为42.5%(17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疮疡病人的饮食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