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戟素对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的改善作用 |
|
究所提供;D-半乳糖,上海试剂二厂生产;人工脑脊液(ACSF),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双蒸水配制,pH7.3~7.4。 1.3 实验方法及观察指标 1.3.1 动物分组及衰老模型制备 将大鼠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及衰老用药组。两衰老组分别以0.5%D-半乳糖按50mg.kg-1的剂量行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6周,以制成衰老模型[2]。衰老用药组于第4周开始同时腹腔注射巴戟素(350mg/kg),每天1次,连用4周。青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3.2 空间学习、记忆力测试 参照Morris水迷宫法进行[3,4]。行为测试包括(1)定位航行试验:试验前1天让大鼠在水池中自由游泳2min,试验历时5d,记录每次找到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径。如在120s内找不到平台则将其引上平台,潜伏期记为120s;(2)空间探索试验:第5天下午撤除平台,记录2min内大鼠在池中的游泳路径和时间,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以平台为中心的40cm环内游泳时间,并分析在原平台象限游泳路径长度占总路径长度的百分比。以上述指标观察空间学习、记忆力的变化。 1.3.3 大鼠海马脑片制备及长时程增强(LTP)的诱导 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诱发群锋电位(PS)的引导参照我们以往的实验方法进行[5]。引导出稳定的PS后,先施加测试刺激,稳定10~15min后,再施以强直刺激(TS,频率20Hz,串长10s,波宽200μs,强度取PS达最大幅值时的刺激强度)为诱发刺激,以诱发LTP,记录30min以上。TS后PS幅值较前增大30%以上,持续30min以上为产生了LTP,求出TS后30min内PS的平均幅值,以其增幅的百分率为指标观察LTP的变化。 所有实验数据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和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巴戟素对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的影响 2.1.1 巴戟素对大鼠记忆获得过程的影响 见表1。结果可见,衰老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比青年对照组明显延长,衰老用药组比衰老模型组显著缩短,而衰老用药组与青年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 1 各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s)
组 别 N/只 逃避潜伏期/s 青年对照组 12 28.69±16.04 衰老模型组 8 41.57±21.85* 衰老用药组 8 31.66±20.86△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P<0.01。 各组大鼠每天平均逃避潜伏期前后比较见图1。图中可见,三组自身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衰老用药组自身潜伏期缩短率分别为 75.73%、66.09%、76.47%。 2.1.2 巴戟素对大鼠空间记忆力(记忆再现过程)的影响 各组大鼠原平台象限及40cm 环内游泳时间的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衰老模型组原象限游泳时间及 40cm环内游泳时间比青年对照组明显缩短,衰老用药组比衰老模型组显著延长,而衰老用药组比青年对照组缩短,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图 1 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比较 注:三组自身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 2 各组大鼠原平台象限及 40 cm 环内游泳时间比较(±s)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补肾健脾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 下一个医学论文: Beagle 犬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药理毒理试验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