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0例 |
|
郑坚信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年人,临床表现为初起时在劳累后偶感肘部后外侧酸痛,并逐渐加重,痛感甚至向上臂及前臂放散,影响上肢活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好转。笔者近几年来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5~39岁15例,40~55岁35例;病程3天~1年。
治疗方法
取患侧曲池穴,常规消毒后,用无菌5ml注射器,牙科5号针头,抽取胎盘组织液2~4ml,直刺穴位,抽吸无回血后缓慢注入,隔4日治疗1次。
治疗效果
经3次治疗疼痛明显减轻或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经3次治疗疼痛与症状无改变为无效。50例中痊愈4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
典型病例
陶某,女,49岁,1996年5月2日初诊。患者自述1周前劳累后致右肘部疼痛,近2日疼痛加重而来诊。查右肘肱骨外上髁压痛,局部无明显肿胀,前臂后旋时疼痛加重。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经本法治疗2次而痊愈。
体会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主要是肘部劳损使局部的经筋受损,外加风寒袭络,致气血凝滞,脉络痹阻,经脉失养,关节不利,不通则痛。若患者体质素虚,则更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气血亏虚,运行不畅,血不养筋,经脉失养,关节不利,不通则痛。选用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手阳明大肠经穴曲池,通过对穴位刺激,以舒筋活络,行气活血;胎盘中含蛋白质及多种激素,其提取物有激素样作用及对局部肌肉、神经的营养作用,延长了穴位刺激时间和强度,发挥针刺穴位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达到通络止痛目的。
郑坚信(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514031)
上一个医学论文: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20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手术刀口感染20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