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进展 |
|
胡 英
扁平疣是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近年来国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疣积累了丰富经验,兹综述如下:
1 病因机理 疣之病名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外科正宗》云:“枯筋箭及忧郁伤肝,肝无荣养,以致筋气外发。”《薛氏医案》指出:“疣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淫气所致。”总之本病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由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所成。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内治法:花氏[1]用板蓝根、大青叶、生苡米、土茯苓、赤芍、栀子、金银花、生地、山药、当归水煎服,口服病毒灵,3次/d,0.2 g/次,聚肌胞肌注1 mg/2 d,有效率93.2%,与单用西药相比, P<0.05,效果显著。丁氏[2]取板蓝根、败酱草、牡蛎、蜂房、夏枯草、木贼草、赤芍、红花、香附、生苡米、蝉蜕加减内服,另用冻干人白细胞α型干扰素100万u,加生理盐水3 ml稀释后肌注,1次/3 d,治疗128例,有效率98.44%,平均治愈时间20~45 d。俞氏[3]自拟黑白汤(黑木耳5 g,生苡米20 g),同时内服病毒灵0.2 g,3次/d,治疗300例,有效率92%。吴氏[4]取生苡米、炙黄芪、大青叶、马齿苋、红花、紫草水煎服,每2 d肌注聚肌胞2 ml,平均有效天数较单用中药缩短3.55 d。杨氏[5]采用口服左旋咪唑50 mg/次,3次/d,连服3 d,停12 d后再服3 d,红花12 g开水冲服,3次/d,连服15 d,治疗60例,痊愈52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 2.2 药物外治法:刘氏[4]取山豆根、香附、百部、木贼草,用75%乙醇浸泡1周,其滤液加入月桂氮唑酮(1 ml/10 ml),涂擦皮疹处至局部微红或灼痛为度,2次/d,总有效率86.1%。 2.3 内外合治法:皮氏[7]以蛇蜕、紫草、木贼草、红花、板蓝根煎汤擦洗皮疹处,4~6次/d,每剂洗2 d,同时内服维生素A5万u,3次/d,治疗68例,有效率97.1%。朱氏[8]方选导赤散合紫草、丹皮、板蓝根水煎服,用2.5%5-Fu注射液10 ml加氢化可的松50 mg蘸点疣体,2次/d,有效率97.22%。苏氏[9]自拟祛疣方(磁石、珍珠母、牡蛎、板蓝根、大青叶、生苡米、山慈菇、马齿苋、蜂房、红花)水煎服,用左旋咪唑涂布剂5 ml(50 mg/支)外涂疣体,2次/d,治疗75例,有效率96.9%。郭氏[10]则取板蓝根、苦参、黄芩、白鲜皮、生桃仁、防风,水煎洗患处,口服维生素A5 mg,2次/d,治疗50例,有效率92%,陈氏[11]疗此证,采用内服潘生丁甲氰咪胍,外治用板蓝根水煎洗,治疗64例,有显著疗效。 2.4 其他治法:刘氏[12]采用口服左旋咪唑50 mg,3次/d,服3 d,停4 d后继续,同时针刺双侧合谷穴,用泻法留针30 min,每10 min捻针1次,同时选皮损大者2~3个,针刺挤生血为度,1次/周,治疗86例,痊愈54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67%。
作者单位:山东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 257034
参考文献 [1] 花文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104例.辽宁中医杂志,1996,23(8)∶365 [2] 丁 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128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3)∶32 [3] 俞 姗.平疣冲剂治疗扁平疣300例.江苏中医,1994,15(10)∶19 [4] 吴宏斌.中西药治疗扁平疣73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0)∶635 [5] 王坤山,吴立祥,仝选甫,等.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0 [6] 刘文礼,曾晓艳,涂彩霞.中药酊剂加月桂氮唑酮治疗扁平疣86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23(5)∶291 [7] 皮先明.扁平洗剂配合维生素A治疗扁平疣68例.中医药信息,1995,12(1)∶40 [8] 朱全一.中西医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4)∶212~213 [9] 苏爱华,张立英.祛疣方与左旋咪唑涂布剂联用治疗扁平疣75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1)∶28~29 [10] 郭 蓉.中药加维生素A治疗扁平疣50例.内蒙古中医药,1995,14(1)∶12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双黄连粉针剂临床应用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概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