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血疗法治疗麦粒肿38例 |
|
白红红 王碧娥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为细菌感染引起睑腺体的急性炎症。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外麦粒肿、内麦粒肿。发病较急,常于一眼或两眼交替发作。3年来,我们采用放血疗法治疗早期 麦粒肿,经临床38例观察,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对照,其疗效肯定,且无复发。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选择发病1~2天,眼睑水肿、充血、痒感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及硬结、未化脓的患者共 76例,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龄13~48岁,反复发作者男性15例,女性8例;上眼睑感染 30例,下眼睑感染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8例。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患侧耳尖穴(奇穴,在耳轮最上部)。常规消毒后,取三棱针或6号注射针头,以速刺法刺破,用手挤出血5~10滴,然后以干棉球压迫止血。患麦粒肿者,背部皮肤上均可找到 一米粒大小形似蜘蛛痣的出血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针将该出血点挑破,并挤出暗红色血1~3滴。 对照组采用湿热敷,并给予抗生素等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效果
红肿痛消退为治愈;红肿痛加剧,甚至化脓为无效。治疗组38例均经1次放血治疗,治愈3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9.42%,平均治愈时间为2天;对照组38例中治愈30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78.94%,平均治愈时间为4天。
典型病例
赵某,男,23岁,1998年8月10日初诊。诉3年来屡发麦粒肿,每年发作2~3次,或左或右,每次均用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不显著。诊见左下眼睑红肿,偏外眦部位睫毛根部有一小丘疹,经用放血疗法治疗2日后,红肿疼痛及丘疹消退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麦粒肿为临床常见眼病,多见于机体抵抗力减弱、便秘的患者。应用本疗法治疗疗效较佳,但 应在脓肿形成之前进行,病程短者疗效较佳,而对已成脓者疗效欠佳。本疗法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疗程短,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白红红(福建省安溪县医院,362400) 王碧娥(福建省安溪县医院,3624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刮痧治疗颈椎病40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消风散加黄芪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