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刺五加片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内源性哮喘 |
|
崔 虹 王礼马
提要 在单纯使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又含有多种生命元素的黄芪刺五加片治疗小儿内源性哮喘。结果部分免疫球蛋白及生命元素含量回复到正常均值,上呼吸道感染与哮喘的复发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关键词 内源性哮喘; 黄芪刺五加片; 常规西药治疗; 疗效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ema)是一种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并伴有喘呜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气道阻塞和肺脏通气与灌注异常为主的病变。初次发作多在学龄前,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按其诱因可分为外源性、内源性和混合性。其中以内源性较为多见且危害严重,治疗困难。常规西药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复发率高。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虽疗效较单纯西药综合治疗效果好,但复发病例时有发生,且治疗复杂,不易为患儿和家长接受。我们采用易于为患儿接受的黄芪刺五加片配合常规西药治疗。
1 病例资料及方法 依1987年成都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及分型标准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自1988~1997年诊断与治疗哮喘97例,并将其中58例以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发作诱因的内源性哮喘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按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儿科学》第5、第6版的治疗方案进行抗感染和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武汉同济医院研制的黄芪刺五加片2~4片(黄芪6~12 g,刺五加浸膏0.6~1.2 g),3次/d,口服6个月。在停药后6个月,即在发病首次开始治疗后12个月分别复查免疫球蛋白及相关的生命元素。
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治疗前与治疗后全血元素的变化( ± s,PPm)
分 组 例数 Zn Fe Ca Cu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2 10±0.15 12±0.15 285±16 350±21.5 62±5.1 70±5.5 1.8±0.75 1.7±0.75 对照组 26 10.1±0.15 10.4±0.15 283±18 300±25.5 61±7.0 62±8.0 1.77±0.80 1.7±0.60 * * * **
* P<0.05 ** P>0.05 表2 治疗前与治疗后IgA、IgG、IgM的变化( ± s)
分 组 例数 IgA(mg/l) IgG(g/l) IgM(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2 1500±550 2300±500 13±3.0 14±2.0 1256±500 1760±523 对照组 26 1500±580 1800±550 13±2.8 14±2.5 1268±500 1570±578 * ** *
P<0.05 **P>0.05 上表显示治疗组全血Zn、Fe、Ca和血清IgA、IgM均恢复到正常均值,Cu与IgG无明显变化。对以上两组患儿首次治疗后,随访18~36个月,结果治疗组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复发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3 讨论 体内存在生命必需元素过少或过多都会抑制免疫功能,例如缺Fe时,淋巴细胞中DNA的合成与抗体的产生都受到抑制,溶菌酶与过氧化酶的活性均受到干扰,使白细胞的杀菌能力特别是对抗原的效应能力及对感染应激效应降低,使机体易受感染。反之体内铁过多同样亦可抑制白细胞的杀菌能力[2]。当肺部受感染时,血Cu水平上升,促进了肝中铜兰蛋白的合成,有利于机体抵抗微生物的侵袭,但血Cu含量升高则血Zn含量减少,其相互在血液中有拮抗现象,而缺Zn可导致胸腺及外周淋巴细胞萎缩、T、B淋巴细胞减少,同时锌是DNA和RN[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治月骨脱位月骨周围脱位12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重用细辛治咳喘1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