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荔枝研究进展

丁 岗

  提要 荔枝主要含花色素类、原花色素类、挥发性成分、脂肪族化合物及多种营养成分,主要药效有降糖、降血脂作用,很有开发价值。
  关键词 荔枝;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itchi Chinensis

Ding Gang
Henan College of TCM, Zhengzhou 450003

  Abstract Litchi chinensis mainly contains anthocyan, proanthocyan, volatile compounds, aliphatic compounds and many other nutrient compounds. The main activities are lowering hypoglycemic and blood-lipid, is worth to be developed.
  Key word Litchi chinensis; Chemical constituen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及南部沿海各省区。荔枝树根(行气止痛、固肾涩精)、树皮(疏肝解郁、祛风健胃)、树枝(治虚喘)、叶(解暑消滞、收湿敛疮)、花(治喉痹肿痛)、果壳(治血崩)、果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均可药用,荔枝果肉则是岭南佳果之一,适量食用,有补脾、益肝、养血、悦颜之功效[1]。近年来,荔枝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逐渐受到关注,有关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营养价值的研究又有一些进展,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 化学成分
1.1 花色素类:该类成分以甙的形式存在于荔枝果壳中,主要有矢车菊素-3-芸香糖甙(cyanidin-3-rutinoside)、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cyanidin-3-galactoside)、天竺葵定-3-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glucoside)、天竺葵定-3,5-双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5-diglucoside)、锦葵色素-3-乙酰葡萄糖甙(malvidin-3-acetylglucoside),以及它们的聚合体[2,3]。
1.2 原花色素类:新鲜荔枝果肉中含有具苦味的原花色素-A2(proanthocyanidin-A2)[4],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等原花色素类成分。它们在酶的作用下遇热可转化成相应的花色素类成分[5]。
1.3 挥发性成分:从用冷冻收集法收集到的荔枝头香水溶液中鉴定出34种香味成分,主要有醋酸、异戊醇、醋酸甲酯、间甲氧基乙苯、芳樟醇、4,8-二甲基十一-1,7-二烯、苯骈噻唑、异丁醇、1-甲氧基-3-甲基-2-戊酮、3-甲基-3-丁烯醛等,与用常规方法得到的荔枝挥发性成分有较大的差异[6]。荔枝茎中尚含两种倍半萜:α-王 古王 巴烯(α-copaene)和α-依兰烯(α-ylangene)[7]。
1.4 脂肪族化合物:在荔枝种仁油中,含12%棕榈酸、27%油酸、11%亚油酸,结构较为独特的环丙烷基脂肪酸(cyclopropanoic fatty acids, CPFA)含量高达42%(其中,二氢苹婆酸dihydrosterculic acid 37%,顺-7,8-亚甲基十六烷酸cis-7, 8-methylenehexadecanoic acid 4%,顺-5,6-亚甲基十四烷酸cis-5, 6-methylenetetradecanoic acid 0.4%, 顺-3,4-亚甲基十二烷酸cis-3, 4-methylenedodecanoic acid 0.1%)[8]。这在植物化学分类学上很有意义。
1.5 营养成分:荔枝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粗纤维、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胡萝卜素及矿物质[9~1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生物活性
2.1 降糖活性:荔枝核的降糖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核水提物灌胃给药10d,给药剂量相当于5 g生药材/kg/d,可使正常小鼠的血糖降低达16%,使四氧嘧啶所致高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研究展望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乳糜泻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中国儿童营养研究的进展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用量热法研究水稻线粒体不同条件下的能
    癌症病人应对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妇产科治疗性研究中的对照问题 一 
    血管内照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
    起搏前后内皮素 一氧化氮研究的进展
    老年人肺癌化疗毒副作用防治的研究进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