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贮藏保管经验点滴 |
|
刘媛文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药的贮藏保管是医院中药库的主要常规工作。中药材因其特殊性,如果贮藏不当,极易发生霉烂、虫蛀、走油及变色变质现象,其中尤以霉烂和虫蛀对药材的危害性最大。不仅在经济上造成损失,更严重的是使中药降低疗效,甚至完全丧失药用价值。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中药本身的内在因素即成分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有来自外界的因素,包括湿度、温度、空气、日光等。怎样才能保证这些药材在贮藏中完好无损和用药的安全有效呢?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下面一些简单的方法。
1 曝晒法 一般无挥发油或遇高温不变质的中药材可采用此法进行干燥杀虫。选择日照好,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将药材置于阳光下曝晒,夏季直射阳光可达45~50℃,可使害虫、霉菌致死,经过此法处理的药材用手捏觉得干脆后,待凉至室温后再用塑料袋分别装好,封紧袋口。这样能较好地保持原来的成分和色、香、味。
2 摊晾法 芳香性和易变色,融化的中药材,为避免曝晒引起挥发油损失或质地脆裂走油,变色等,可将药材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借空气流动吸去水分而使药材干燥。
3 石灰法 动物类药材,如僵蚕、土鳖、蜈蚣等在贮藏中极易发生虫蛀,腐烂败坏。可选一较大的容器在其底部放置生石灰,一般放置的石灰量占容器量高度的1/6~1/5即可。然后在石灰上置一些搁架,将包好的药材依次放入,盖紧密封,以防潮气侵入。利用生石灰的强吸湿性和在容器中形成的碱环境,能有效地防止药材的虫蛀,保持药材的干燥。所放石灰要及时更换,否则时间一长,不但会放热,还会逸出水分。一般用手伸入有凉飕飕的感觉,说明有吸湿力,否则必须更换。
4 乙醇法 含糖量高的药材,如党参,枸杞,遇热受潮易发霉、泛油,走糖及生虫,可选用一广口器皿,内盛95%乙醇,置于密封性能较好的容器底部,让乙醇挥发形成的乙醇蒸气,防止药材发霉生虫。对于某些有虫蛀现象的药材,如板蓝根等,用此法亦可有效的杀死仓虫。
5 药材对抗法 利用某些药材,如花椒、大茴香、公丁香等防止虫害,如具有腥味动物药材的白花蛇,地龙等与之同置于缸内,盖严,亦可有效地防止虫蛀现象。 以上的几种方法对医院中药库少量的药材能起较好的养护作用。贮藏保管是中药库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勤看、勤翻、勤晒、勤通风,加强仓储管理,才能高质量,高效益地把中药贮藏保管工作做好。
上一个医学论文: 番泻叶不良反应及其防护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决明子应用源流浅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