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治疗副鼻窦炎64例观察 |
|
陈敬然 王文森
我们用中药治疗副鼻窦炎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都有头痛、鼻塞、浊涕或清涕等症状,并经X线摄片确诊。其中,双侧上颌鼻窦炎28例,单侧上颌窦炎31例,上颌窦炎伴过敏性鼻炎3例,上颌窦炎伴慢性鼻炎2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12岁;病程1a以内者32例,1~5 a者15例,6~10 a者12例,10 a以上者5例。多数病例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2 治疗方法 2.1 基本方:金银花30 g,野菊花30 g,辛夷15 g,细辛6 g,桔梗10 g,薄荷6 g,羌活6 g,防风6 g,白芷6 g,黄芩10 g,生地10 g,炙甘草6 g。剂量随病情适当增减。 2.2 加减法:头痛重者加川芎20~30 g;头晕者加蔓荆子10 g;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加麻黄3~6 g;浓涕者加鱼腥草20 g,苍耳子10 g;鼻塞重者加石菖蒲10 g;久病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10~20 g。 2.3 服用法:煎服,1剂/d,5剂为1疗程。先将中药加温水3碗,浸泡1 h后,用武火煎煮,煎至1碗,两煎药混合,早晚饭后1 h分服。
3 疗效标准 3.1 痊愈:诸症消失,X线复查炎症阴影吸收,1 a以上未复发。 3.2 好转:症状基本消失,X线复查炎症阴影明显吸收。 3.3 无效:服药后症状和X线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4 治疗结果 痊愈48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75%。
5 典型病例 刘某,女,30岁,教师。于1996-05-04初诊。自述鼻塞、头痛、头晕,反复发作8 a。虽然经多次诊治,时轻时重,不能除根,近时加重,来我院求治。证见舌质稍红,苔薄白,脉弦滑。拍片提示:双侧上颌窦密度增高,确诊为双颌窦炎。用上方加黄芪10 g,5剂后头痛鼻塞减轻。再予10剂,诸症消失。经X线检查炎症阴影基本吸收,继予乌鸡白凤丸增强免疫力,1 a后随访无复发。
6 讨论 鼻窦炎多因外邪犯肺,上逆鼻窍,凝滞鼻腔,郁而化热,热腐成脓而成。笔者据此机理,以解毒、化瘀为主要原则,方中重用双花、野菊花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辛夷“通窍上走脑舍”为治鼻渊要药,与细辛合用,借细辛气盛味烈之性,更能散风通窍;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助双花清热,协二辛祛风;桔梗引药直达病所;黄芩清泄肺热;生地凉血;羌活、防风胜湿散寒止痛;白芷解毒排脓;甘草调和诸药。药证合拍,效如桴鼓。
陈敬然 王文森 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药剂科,张家口 0750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柏草花矾及汤外用治顽固性龟头包皮炎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复方敏白灵搽剂治疗白癜风30例疗效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