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崩漏证治心得

靖 虎

  崩漏是妇科常见的急难病之一,笔者经多年临床,对本病薄有浅识,望同道斧正。

1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结合为治疗本病之大法。
  崩漏的治疗应首先选用止血之法,避免因失血而致的晕厥、虚脱。谈之易,治之难。如何对证处理?临证之初,多用十灰散及纯止血固涩之品,有效无效参半,多不效验。后经多年临证体会到:“求因辨证止血”,是最佳方案,虚证补止、实证泻止、热证清止……急则治标,应内含治本之意。血止以后,详审细辨,据病因、体质、时间、年龄、症状……谨守病机,求本清源,治其根。

2 依据病情探求寒、热、虚、实。
2.1 血热型:崩漏以“发病急、质稠、血味臭,脉细数有力(与虚弱脉相对而言,非强而有力)”为特点,其他脉症舌质只能作为参考。用犀角地黄汤加三七或白头翁汤加三七、桑叶、炒地榆治疗,血止则停药,因此类药性寒凉多伤阳,给止血后治本带来麻烦。
2.2 气虚型:以“血味腥,脉细数无力”为特点,用固本止崩汤加减,重用党参30~100 g,加三七、仙鹤草,若有肢冷属阳虚加故纸、炒杜仲,血止后用人参养荣汤加减调理。
2.3 瘀血型:以“腹痛,有血块,或少量出血久而不止,脉弱”为特点(涩脉不多见)。用自拟“坤丹汤”(丹参30 g,红花12 g,当归10 g,枳壳15 g,白术15 g,香附15 g,坤草30 g,三七3 g)用之多效。若有热象加炒槐花10 g或大黄10 g。
2.4 虚中挟实证:以“小腹隐痛,按之痛甚,出血淋漓不断、全身虚象”为特点。用朱氏将军斩关汤(大黄炭6 g,巴戟天、茯神、蒲黄炒阿胶、当归、生地、熟地、炒谷芽各10 g,黄芪、白术各9 g,仙鹤草15 g,三七3 g,红花9 g,红茶汁为引),屡用有效。
2.5 各型崩漏血止后均须治本调 理,自拟补肾汤:菟丝子20g,川断10 g,熟地20 g,山萸肉20 g,旱莲草15 g,女贞子30 g,山药20 g;或用人参养荣汤逍遥散等方调治。

3 注意调护
  崩漏患者应注意休息,出血量多者取头低足高位;出血量大,出现休克时应采取急救措施;应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加强营养,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应注意节制性生活,有许多患者因性生活不节,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4 病例
  李某,女,32岁,农民。生育1孩,人流2次,月经1996.7.4,于 1996-07-23初诊,主诉:5 d前无明显诱因月经淋漓不断并逐渐加重,质稠、味臭。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给予乙酚及安宫黄体酮治疗(用量不详),治疗1 d好转,今晚突然月经增多,无血块,质稠,味臭,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表面有血迹,小腹部无压痛。体温、血常规正常。妇科B超示:子宫增大。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血热型)。治用清热凉血之法,方用“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60 g,秦皮10 g,黄连10 g,黄柏10 g,三七粉3 g,炒地榆10 g。水煎服,1剂/d连用5剂。1996-08-01二诊,月经停止,仍无力、舌淡、脉细数。用补肾汤:菟丝子20 g,川断10 g,熟地20 g,山萸肉20 g,旱莲草20 g,女贞子30 g,山药20 g,桑叶30 g。3剂,善其后。嘱:禁食辛辣食物,宜清淡,节房事。1997-01信访,至今未发。

5 体会
  各型崩漏,应 不拘泥于古典名家之言,不人云亦云。如:大量出血,甚至出现休克状态者,是否可见面红、舌红、脉有力者之征呢?治病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以理推症脉,纸上谈兵。故“以古为师,以古为友,以古为徒”应为我们临床学习的座右铭。
  本文得到山东省冠县中医医院白成振医师指导,在此致谢!

作者单位:靖 虎 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 252500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辨证治疗颈椎病392例
    浅议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中医证治特点
    辨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3例临床观察
    崩漏治验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
    分期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辨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65例临床观察
    胃镜下黏膜表现结合临床症状辨证治疗原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46例
    辨证治疗室女崩漏79例
    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辨证治疗胃脘痛
    辨证治疗肝源性白细胞减少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