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止泻合剂治疗小儿慢性腹泻57例 |
|
汪家钦 王超群
1997年12月~1998年12月,我院共收治小儿慢性及迁延性腹泻57例,采用中药止泻合剂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男41例,女16例;年龄3~6个月者14例,7~12个月者30例,1~3岁者13例;病程最长者5个月,最短者20天。日大便次数3次~5次者21例,10次以上者5例,余介于二者之间;大便性状:水样便24例,粘液便12例,豆渣样便3例,稀糊便18例;发热者10例,轻中度脱水者16例,重度脱水者2例,恶心欲吐者15例,合并营养不良者30例,佝偻病者14例。 实验室检查:大便培养均阴性,镜检脂肪球(+~++)30例,脓球少许8例,红细胞少许3例,电解质失衡10例。 诊断标准:按1993年《中国腹泻病诊断方案》修订标准。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月以上。 2 治疗方法 西医: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补充足够维生素。 中医:药用止泻合剂(苍术、白术、木香、车前子、陈皮、泽泻、甘草各5g,山药15g,茯苓、砂仁、石榴皮各10g,扁豆、诃子各6g,焦三仙15~20g)。1剂/d,水煎服,5天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显效(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9例;有效(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25例;无效(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3例。总有效率为94%。 4 体会 慢性及迁延性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西医治疗采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疗效不显,以致菌群失调,病情加重。久泻后易致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 笔者以中药止泻合剂为主,辅以西医补液,维生素等治疗,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止泻合剂方中,苍术、白术、车前子、泽泻、山药、健脾利湿,利小便而实大便;木香、砂仁、扁豆、陈皮理气导滞;焦三仙开胃消食;诃子、石榴皮涩肠止泻、抗菌消炎;甘草调药合中,全方共奏健脾利湿、理气导滞、开胃消食、清热燥湿之功。
作者单位:荆州市沙市中医医院(4340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八正散加减治疗淋病后遗症62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儿童声带小结临床辨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