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辅以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00例 |
|
黄永平
笔者运用推拿辅以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00例,疗效满意。
1 一般资料
400例均由颈椎CT确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项、肩臂疼痛、麻木感觉或头昏晕、头痛、欲吐或呕吐。其中男226例,女17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6岁,平均40岁。
2 治疗方法
2.1 首先患者行颈椎牵引、使用颈椎牵引架,牵引30 min。 2.2 按揉风池、百会、大椎、天鼎、缺盆、肩井、肩、肩骨 禺、曲池、手三里、合谷、阿是穴。 2.3 拿法:拿揉颈项部,以压痛处为重点。再配合滚法放松颈项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约10 min。 2.4 颈项部拔伸法: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向下用力,双手大拇指顶在风池上,均匀用力。其余4指及手掌托起下颌部并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椎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项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 2.5 提拿两侧肩井穴,并搓患者至前臂反复几次。
3 疗效标准
3.1 显效:神经根压迫症状完全消失,无颈项肩臂手指疼痛及麻木、无头昏晕、头痛、心悸呕吐等症状。 3.2 好转:神经根压迫症状部分消失,颈项肩臂手指疼痛麻木部分解除。 3.3 无效:神经根压迫症状无改善,颈项肩臂手麻疼痛症状无任何改善。
4 治疗结果
见表1。 推拿辅以颈椎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400例,对于手指麻木、头昏目眩、心悸等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9.5%,对于颈椎疼痛、肩部疼痛、呕吐、胸痛的总有效率为100%。
表1 400例患者治疗2~4疗程疗效
疗效 颈椎疼痛 肩痛 手麻痛 头昏眩 心悸 呕吐 显效(例) 298 282 273 264 258 302 311 好转(例) 102 118 125 134 141 98 89 无效(例) 0 0 2 2 2 0 0 有效率(%) 100 100 99.5 99.5 99.5 100 100
5 典型病例 王某,女,39岁。住院号06259。入院时眩晕呕吐不止,不能进水进食,食入即吐,眼不能睁,睁则眩晕加剧。担架抬入病房。经输液、镇静止吐等特殊对症治疗3 d均无效。查:颈5、6、7椎体旁有压痛,初诊为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法牵引(此人无法器械牵引)及推揉10 min,恶心呕吐眩晕即止,眼睛也可睁开,不再眩晕可自行回病房,不需担架。后经CT明确诊为5、6和颈6、7椎间盘突出症。
6 体会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在此基础上,如果遭受突然损伤,椎间盘后部压力增加,更易发生破裂,髓核向后外侧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神经压迫症状。颈椎间盘突出症状是肩臂放射痛。颈椎间盘突出症以1~2个髓核突出为多见。而突出发生率多集中在C4~7即颈椎中下部,其与颈椎活动以中下段较频繁、尤其C4~6是活动中心有密切相关。 颈椎间盘突出与颈椎病两者症状相似,极易混淆,在诊治上不可混为一谈。自从脊髓造影技术及CT技术应用后,颈椎间盘突出症得到了明确诊断,治疗上也取得了进步。严重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甚至压迫脊神经根应及早手术治疗。对颈椎间盘突出症压迫脊髓,则以保守治疗,疗效满意。推拿为主、辅以颈椎牵引以促进突出的髓核回纳、消除局部水肿及炎症,以达到疏经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其法灵活方便,无副作用,不失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较好方法。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复脉养心汤治疗早搏33例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头痛丸治疗顽固性偏头痛78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