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100例 |
|
曹松云 朱会友
急性乳腺炎是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笔者自1993年至1997年,采用本地民间常用的手法治疗本病10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全部为哺乳期妇女,其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35岁;单侧发病98例(左乳51例,右乳47例),双侧发病2例;病程均<1日。临床表现为寒热、乳房肿胀疼痛,有或无结块,乳汁分泌不畅。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外展平伸患侧上肢,医者坐于患侧,脚蹬于患侧腋下,双手拉着患侧上肢作大幅度(生理范围内)的肩关节前、后旋转运动。再由腋窝处开始作整个上肢的离心性按摩,力度要适宜。两套动作交替进行,反复数次,一般治疗20~30min,至患者上肢皮肤发红有热感。术毕嘱患者多作患侧上肢运动如上举、振臂、肩关节前后旋转,动作要有力度;轻拉乳头使患乳上下晃动,再用手掌或四指并拢从淤乳肿块处向乳头方向轻轻反复滑推,以促进淤乳排出。同时配合局部热敷,每次20~30min,每日3~4次。症状轻者,不必停止哺乳。 注意事项:本法适用于早期急性乳腺炎,对发病时间少于24小时内者为佳。如经本法治疗1~2日效果不佳者应及时换用或配合其它方法治疗,已有化脓趋势者,则非本法之适应症。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治疗1~2天后肿消痛止,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1~2天后肿痛明显减轻,有消散希望而继续治疗1~2天获愈;无效:经治2~3天肿块未消散,局部红肿并有持续性跳痛,已有化脓趋势而改用它法治疗者。 本组经治疗治愈7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有效病例中,治疗次数最少者经1次而愈,最多者经3日治疗而愈,多数于1~2日获愈。
典型病例
张某,女,24岁,1994年5月16日就诊,诉产后半月,左乳房肿痛伴寒热4小时,诊见左乳房肿胀,内上方皮色稍红,扪之有结块,无波动,稍加压则疼痛加剧,同侧腋下淋巴结不肿大。诊断为急性乳腺炎,经采用上法治疗1次后诸症消失而获愈,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
体会
急性乳腺炎属祖国医学“乳痈”范畴,多由肝经滞气与阳明之热相互郁结致经络阻塞,乳汁淤积而发病。我们采用本法是通过对患乳侧上肢活动、离心性按摩,患乳离心性滑推及热敷和医者足跟对腋窝的按摩作用,加速患乳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使炎症消散,乳管通畅,从而使淤乳排出,而获良效。本法操作简便,无任何不良反应,疗效高,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谨慎开发中草药注射剂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抱颈拔伸法为主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60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