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中药胆石宁袋泡剂质量标准研究

洪有江 许金宏

提要 对中药胆石宁袋泡剂在性状、含水量、装量差异、水溶性总浸出物、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微生物限度检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拟订了胆石宁袋泡剂的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 中药; 胆石宁; 袋泡剂; 水溶性总浸出物; 大黄素; 微生物限度检查

  胆石宁袋泡剂是由临床上使用的经验方排石汤剂研制而来,是由大黄、广郁金、紫胡、金钱草、虎杖、玄明粉等中药组成。用于治疗胆石症,对排石、改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作用。袋泡剂是一种中药新剂型,199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中尚未有记载,更无质量标准的说明。我们在研究生产和质检过程中,根据袋泡剂特点,研究拟订了胆石宁袋泡剂的质量标准,并不断改进工艺,提高质量。笔者将质量标准的研究及工艺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1 性状检查

  棕绿色至棕褐色颗粒,色泽新鲜,气清香,味纯正。
  要使袋泡剂成品达此标准,关键在于把好投料关,投料时对每味中药材进行检查,药材饮片必须新鲜、无霉烂、虫蛀、杂物等。

2 水分检查

  低于9%。
  经测试,一般市售药材的含水量在15%~20%,若不加以处理,制成的袋泡剂易霉坏变质造成损失。故采取低温烘干法降低成品含水量。此工艺必须注意两个环节:第一,药材在粉碎前不宜烘干。因药材烘干后粉碎,通过4号筛的细粉大量增加。细粉多,影响药汁的澄明度。故在粉碎前还须喷洒适量水湿润药材,以降低细粉含量,粉碎后才能进行烘干处理。第二,干燥温度一般掌握在55~65℃,干燥90~120 min,温度过高,易造成有效成分特别是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3 装量差异检查

  ±5%

4 水溶性总浸出物的测定

  水溶性总浸出物含量应大于35%。
  按199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
  取本品约4 g,置250 ml锥形瓶中,加水100 ml,塞紧,称定重量,静置1 h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 h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塞紧,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吸取滤液25 ml,置已干燥到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 h,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称定重量,按下式计算样品含水溶性总浸出物的百分数。
             
  共测试6批不同批号的样品,其水溶性总浸出物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号样品,按上法重复测定5次,平均浸出率为37.84%, RSD=1.60%,有较好的重现性。

5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大黄素)

  大黄素含量>0.8 mg/g
5.1 仪器与材料:CS-930型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202-Ⅰ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南通农业科学仪器厂);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上海新航仪器厂);WSZ-188-75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南通电热恒温器厂);胆石宁袋泡剂(海安县中医院);H2SO4、甲酸乙酯、甲酸、苯、甲醇等均为AR级。

表1 水溶性总浸出物的含量测定结果


批 号 样品重
(g) 水浸出物重
(g) 浸出物含量
(%) 平均浸出率
(%) RSD
(%)
960121 4.0108 0.3716 37.06  
960208 4.0546 0.3754 37.03
960225 3.9996 0.3618 36.18 37.33 2.40
960304 4.1029 0.4023 39.22
960326 4.0018 0.3646 36.44
960407 4.0717 0.3873 38.05


5.2 测定
5.2.1 薄层扫描条件:用CS-930薄层扫描仪,测定波长为单波长440 nm,狭缝为1.2 nm×1.2 nm,锯齿扫描。
5.2.2 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大黄素标准品0.3 mg,用甲醇溶解定容为2 ml,即得浓度为0.15 μg/μl。取10 cm×20 cm的高效硅胶G薄层板1块,分别点样2、4、6、8、9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乳香等含挥发油树脂类中药炮制方法改进
    中药蜜丸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谈中药捣碎方法运用
    中药制剂中含砷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62例分析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补肾健脾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 
    提高中药注射液质量的几点经验
    中药炒炭质量控制
    胆石冲剂制备及临床应用
    中药硬胶囊剂内容物质量控制实验
    机切中药饮片的药材水处理方法介绍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