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种因1号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

、3、4、5号1 ml容量瓶中,分别准确移入0.20 ml D内标液,并用乙酸乙酯定容。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色谱图见图1。测定内标、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峰面积 A,计算Y1=A(M)/A(D),Y2=A(H)/A(D);平行测定3次,计算 Y1和 Y2的平均值,分别以Y1(平)及 Y2(平)对(M)及(H)的浓度 X作图,线性回归得:




  结果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峰面积比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3.3 精密度测定:以3号标准液平行进样6次,测得 Y1 (平)=1.1638, RSD=0.61%( n=6); Y2 (平)=1.0352, RSD=0.82%( n=6)。
3.4 供试品测定:精密称取5.0000 g编号为1号的“种因1号”粉末于50 ml蒸馏瓶。用乙酸乙酯40、30、30 ml分别回流提取各30 min,过滤,合并滤液,蒸馏浓缩约10 ml,移入25 ml容量瓶,加入5.0 ml内标液,乙酸乙酯定容,按上述色谱条件操作,色谱图见图2。平行测定3次,测得厚朴酚为15.851 mg,含量为0.317%;和厚朴酚13.174 mg,含量为0.264%。



3.5 重复性试验:按3.4操作方法以编号为1号的“种因1号”样品制得4个试样液,同样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厚朴酚15.756 mg,15.974 mg,15.685 mg,15.862 mg,平均值15.819 mg, RSD=0.8% ( n=4);和厚朴酚13.128 mg,13.037 mg, 13.326 mg,13.204 mg,平均值13.170 mg, RSD=1.0%( n=4)。
3.6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3.0000 g编号为1号的“种因1号”粉末3份,分别加入厚朴酚(M)与厚朴粉(H)标准液,按3.4操作方法,同样色谱条件下测定,结果见表1。
3.7 不同编号样品测定:按3.4操作方法测定3个编号样品,结果见表2。

表1 厚朴酚(M)与和厚朴酚(N)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编号 厚朴酚 (M)   和厚朴酚 (H)
加入量 检出量 回收率 平均回 RSD 加入量 检出量 回收率 平均回 RSD <
(mg) (mg) (%) 收率(%) (%) (mg) (mg) (%) 收率(%) (%)
S1 1.72 1.644 95.6       1.46 1.401 96.0  
S2 3.44 3.371 98.0 97.3 1.5   2.92 2.896 99.2 98.1 1.8
S3 5.16 5.075 98.4       4.38 4.336 99.0  

 

表2 样品测定结果 (%)

编号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含量 RSD( n=3) 含量 RSD( n=3)
1 0.317 0.5   0.271 0.6
2 0.324 0.8   0.6267 0.6
3 0.315 0.4   0.255 0.5
平均 0.319 1.5   0.264 3.2

 

4 讨论
  选择分离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色谱柱,一般毛细管柱都可以完全分离,而填充柱除了OV-101固定相填充柱外,其它固定相填充柱分离效果不理想。在内标和柱温选择上,采用程序升温法,既使杂质峰与内标峰得到分离,又保证被测成分完全分离和保留时间不太长;按“3.4”操作方法制备不含内标物的供试液,在相同色谱条件下测得的色谱图图3,与图2比较,可以看出杂质峰对内标峰的影响可以忽略。在提取方法上,用95%乙醇提取滤液浓缩后有凝胶状物(可能为糖类物质)沉出,溶液颜色深,色谱峰复杂,干扰成分多,对柱污染严重;而用乙酸乙酯提取的溶液较清透,干扰峰少。用超声波振荡提取,离心过滤,方法简便,测定结果与回流提取结果差异很小,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由于进样和检测器响应各种因素,外标法精密度很差,不适宜采用,如果选择到适当的内标物和色谱条件,内标相对法可以明显改善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重现性。作为产品质量指标,建议厚朴酚含量≥0.30%,和厚朴酚含量≥0.2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泰胶囊中橙皮甙含
    中成药中银杏叶薄层色谱快速鉴别
    补骨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法研究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 2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加味芍药甘草颗粒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枝茯苓胶囊中丹皮
    气相色谱法测定尿苯的研究
    高速逆流色谱制备性分离纯化白果内酯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腹康口服液中秦皮
    加味逍遥颗粒剂薄层色谱研究
    气相色谱检测复方丹参片中有关物质
    介绍一种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法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