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热解毒合剂中丹皮酚含量分析 |
|
丁丽玉 张娇燕
提要 为了控制制剂质量,保证临床疗效,通过薄层层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含量。结果显示,吸收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 Y=89.4806 X+0.0142, γ=0.991;丹皮酚平均含量为0.000 272 mg/ml。 关键词 清热解毒; 合剂; 丹皮酚; 含量
清热解毒合剂是由五味消毒饮加减而来,临床多用于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疗效显著。本实验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从而控制制剂质量,保证临床疗效。
1 仪器与药品 1.1 仪器:UV-365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定量毛细管(美国Drummond),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1.2 药品: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丹皮酚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清热解毒合剂(由岳阳医院制剂室提供)。
2 供试液的制备 2.1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取不同批号药液20 ml,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20 ml/次,乙醚液挥发至干加丙酮定容至2 ml,备用。 2.2 空白试液的制备:取不含丹皮的其它药材,根据处方用量,按清热解毒合剂工艺制成;再按2.1中方法制成空白试液的供试液,备用。 2.3 对照液的制备:取丹皮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1.02 mg/ml的溶液,备用。
3 标准曲线绘制 精取丹皮酚的标准液(0.102 mg/ml)1 ml,0.8 ml,0.6 ml,0.4 ml,0.2 ml,分别置于10 ml容瓶中,加丙酮至刻度,在274 nm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Y=89.4 806X+0.0142, γ=0.991。
4 分析 4.1 薄层定性:取样品供试液、空白试液、对照液,各点样于硅胶G板上,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3∶1),展开晾干后,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液,与丹皮酚对应的位置,呈现蓝褐色的斑点,而阴性液则无。见图1。
4.2 干扰考察:取样品供试液、空白试液、对照液,点样于硅胶G板,环己烷:乙酸乙酯展开后,晾干,在紫外灯下刮下丹皮酚相应位置的硅胶,精加甲醇5 ml,振摇10 min,离心10 min,上清液在200~400 nm处测吸收光谱,见图2。结果样品供试液与对照液吸收图谱基本一致,且在274 nm处有最大吸收,空白试液基本无吸收,在274 nm处吸收度<0.01,故可认为无干扰。 4.3 含量测定:取各不同批号的样品供试液,精确以条状点样于硅胶G板上,以对照品作对照,环己烷:乙酸乙酯展开,紫外灯下刮下相应硅胶,精加甲醇5 ml,振摇10 min,离心10 min,以甲醇作空白,上清液在274 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见表1。
表1 丹皮酚的含量
含量测定 批 号 平均值 (mg/ml) RSD(%) 970611 970920 971101 980105 980212 上清液含量(mg/ml) 0.00268 0.00275 0.0027 0.00266 0.00272 0.00272 0.75 药液含量(mg/ml) 0.000268 0.000275 0.00027 0.000266 0.000272 0.000272 0.67
4.4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取已知含量的样品供试液,精加丹皮酚若干,摇匀,同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丹皮酚回收率试验
编号 已知量 (mg/ml) 加入量 (mg/ml) 检出量 (mg/ml) 回收率 (%) 平均回收 率(%) RSD (%) 1 0.00266 0.01020 0.0121 94.1 2 0.00266 0.00816 0.0102 94.3 3 0.00266 0.00612 0.0089 101.4 96.95 1.8 4 0.00266 0.00408 0.0066 98.0
4.5 精密度试验:取同一浓度的样品供试液,上相同的量点样进行测定, RSD=0.59%。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抗炎灵口服剂药效学实验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气相色谱法测定种因1号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