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致肝损害文献计量学分析 |
|
.89 雷公藤多甙 2 2.89 雷公藤片 1 1.445 炮甲珠 1 1.445 何首乌 1 1.445 昆明山海棠片 1 1.445 首乌片 1 1.445 牛黄解毒片 1 1.445 炒白果 1 1.445 六神丸 1 1.445 西黄粉 1 1.445 总 计 69 100
表2 中药致肝脏损害的表现
表 现 例数 构成比(%) 急性肝损害 64 92.75 其 它 5 7.25 总 计 69 100
表3 用药行为与肝损害
用药行为 例数 构成比(%) 医嘱服药 54 78.26 擅自服药 13 18.84 误 食 2 2.89 总 计 69 100
肝脏是人体内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由于药物本身或代谢产物的毒性,或机体对某些药物的过敏而致肝脏损害。中药成分复杂,对肝脏的损害机理不清。从本文资料看,中药引起的肝脏损害临床表现为急性肝损害,且大多病人经过对症治疗,愈后情况良好,但是对肝脏损害的远期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死亡1例,为幼儿自食望江南,造成肝损害合并多器官损害,呼吸循环衰竭而亡。 表4 剂量与肝脏损害
量效关系 例数 构成比(%) 药物蓄积 35 50.72 过量中毒 27 39.13 其 它 7 10.14 总 计 69 100
在本文分析的资料中,造成药源性肝疾病的原因,主要为长期用药造成蓄积中毒和短期用药量过大造成中毒性肝损害,反映了当前仍然有相当的人对中药的毒副作用重视不够,提示我们应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宣传,规范使用,加强中药的毒理研究。 药源性肝损害在西药使用中较为常见,而对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虽然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了中药致肝损害,得到一些计量结果,但对中药引起的肝损害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希望能为合理使用中药,减少或避免肝脏损害有点帮助。 彭学莲:女,1969年生,药师,学士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 250031
参考文献
1 武谦虎.试论中药药源性肝病.中医药研究,1990,(6)∶3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试析中药标本变质因素 下一个医学论文: 清代以前本草文献沿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