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中药标本变质因素 |
|
王新杰 时培 阎新成
中药标本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存放的过程中发生种种变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欲通过分析中药质量变化的各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达到科学养护,有效管理的目的。
1 内在因素
1.1 标本成分:中药的各种变质现象,无不与其所含成分密切相关。如:变色腐败、走气挥发、生虫发霉都是色素、蛋白质、挥发油、糖类等成分与外界因素作用的结果。 1.2 成分性质:影响中药标本质变的内在因素不仅仅是它所含的某种成分,还与成分的理化性质有关。例如:绿矾(FeSO4.7H2O)和朴硝(Na2SO4.10H2O)在干燥空气中均会风化成粉末状,变化基础基本相同,但绿矾所含的二价铁不够稳定,容易在空气中氧化成三价铁,因此两者的质变形式就出现了差别,朴硝的风化产物是无水硫酸钠,而绿矾则生成了另一种新物质“碱式硫酸铁”,失去了原有属性。 1.3 成分结构:中药标本的成分结构不同,质变的趋势和形式也是不同的。如:水解鞣质可被酸、碱、酶所水解而失去鞣质特性,而缩合鞣质即使在空气中久置,也不能水解。中药的表皮多有保护层组织,起着阻隔与空气接触的作用,而保护层组织不完整的,就易发霉、生虫。带硬壳含脂肪油多的标本,如果外壳破碎,就容易泛油。
2 外在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空气:在空气的诸多成分中,最易使标本变质的是氧气和臭氧。如丹皮、大黄、黄精色泽变深,薄荷气味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等,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此外,空气中的气溶胶粒子也是标本受到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此,在管理中必须要注意标本的密闭,密封加保护层,尽量减少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 2.1.2 湿、温度:目前多数中药标本室还没有空调设备和除湿机,不能进行自动调节,所以对于湿、温度条件对标本的影响,应有足够的重视。温度过高会加速药物的风化、挥发、甚至“走油”;温度过低,某些浸制标本的保存液会产生结冰现象而降低质量。湿度太大能使标本增重,潮解,稀释变性;湿度太小又易变形,干缩,脆裂,枯朽。 2.1.3 日光:阳光照射使蛋白质变性,色素分解,标本泛油、干枯,树胶成分粘连、融化以及油脂酸败。故中药标本室的设置应考虑适宜朝向,并密封窗户,挂黑红双层窗帘,避免阳光直射。 2.1.4 贮存时间:部分标本会因存放过久而遭霉蛀或腐朽变质,芳香成分挥发散失。 2.2 生物因素 2.2.1 微生物(霉菌、细菌、酵母菌):因中药标本中含有霉菌所需用的丰富养料,所以霉菌的危害性最大。 2.2.2 仓虫:常使标本的内部组织遭到破坏,害虫的活动及虫尸、脱皮、排泄物还会污染标本,引起变质。 2.2.3 老鼠:偷食药物,破坏包装,沾污标本,传播疾病。 2.3 人为因素:标本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的好坏,业务水平的高低,对标本的质量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标本在贮存期间,特别是霉雨季节,较短时间内就可能变形变质,必须经常检查,掌握防护技术,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如:标本室是否漏雨?门窗关闭及通风情况怎样?哪些标本需要防潮、防霉、防热、防冻、防虫等等。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标本性能心中无数,保管养护方法不当等,均是影响标本质量的不利因素。 综上所述,中药标本管理必须充分认识中药的不同特性,消除或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限制内在因素的主导作用,改善存放条件,以保证标本质量。
作者单位:王新杰 河南省医药学校,开封 475001; 时培 阎新成 河南省工商学校,开封 475001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专家陈绪纶对中药炮制质量的见解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致肝损害文献计量学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