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明目颗粒工艺质量研究

陈立明 夏恒建 熊付良

提要 采用硅胶G薄层层析,对含有大黄酚的决明子药材和明目冲剂进行了分离和测定。样品测定波长为435 nm,参比波长为550 nm,线性参数 SX=3。该法测得大黄酚的线性范围在0.49~4.90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9.79%, RSD为1.39%。
关键词 明目颗粒; 大黄酚; 薄层扫描法

  明目颗粒是由枸杞子、远志、决明子等中药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补益肝肾、养心健脾、益智明目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两虚、心脾不足型少儿视物不清和假性近视等症具有一定的疗效,方中决明子为重要药味。大黄酚系决明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本文以大黄酚为指标对样品进行质量分析,所得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不受阴性干扰,建立了明目颗粒及决明子中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定量毛细管(美国Drummond公司);大黄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薄层色谱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明目颗粒(武汉市健民制药厂)。

2 实验条件
2.1 薄层层析条件: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6 μl共3份,对照品溶液4 μl和8 μl各2份,点于同一含0.3%羧甲基纤维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展开剂苯-甲酸乙酯-甲醇(3∶1∶0.3)的上层液进行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后于紫外光365 nm下检视。
2.2 扫描条件:双波长反射锯齿形扫描,扫描波长 λs=435 nm, λR=550 nm,线性参数 SX=3,狭缝1.2 mm×1.2 mm, X=9 mm, Y=35 mm,灵敏度中,背景校正:ON。按外标两点法计算供试品中大黄酚的含量。

3 方法与结果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明目颗粒4 g,研细,精密称定,加10%盐酸30 ml,于水浴上回流2 h,立即冷却,用乙醚75 ml分5次提取,合并乙醚提取液,挥干,残渣用甲醇-氯仿(2∶1)溶解,移至2 ml量瓶中加甲醇氯仿(2∶1)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3.2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氯仿(2∶1)制成每1 ml中含0.49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3.3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0.49 mg/ml的大黄酚对照品溶液1.0、2.0、4.0、6.0、8.0、10.0 μl,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以上述条件展开,取出,晾干,扫描,测定各斑点面积积分值,以点样量(μg)为横坐标 X,以斑点积分值为纵坐标 Y,得一直线,其线性方程 Y=29447 X+3121,γ=0.9995,线性范围为0.49~4.9 μg之间。
3.4 扫描时间选择:吸取对照品溶液依法点样,展开后每隔20 min测定1次,结果表明大黄酚斑点在3 h内峰面积积分值可保持稳定, RSD为1.67%。
3.5 重现性试验:吸取相同量的对照品溶液和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展层,测定5次,计算 RSD分别为1.12%和1.78%( n=5)。
3.6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6份,分别准确加入0.49 mg/ml的大黄酚对照液适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提取,扫描,测定计算平均回收率为99.79%,  RSD为1.39%( n=6),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编号 测得量
(mg) 样品原有量
(mg) 加入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率
(%) RSD
(%)
1 3.19 1.24 1.96 99.49
2 3.21 1.25 1.96 100.00
3 3.61 1.21 2.45 97.96 99.79 1.39
4 3.66 1.17 2.45 101.63
5 4.21 1.27 2.94 100.00
6 4.10 1.17 2.94 99.66

 

3.7 样品分析:将原料决明子粉碎成粗粉,于80℃烘干,恒重。精密称定0.6 g,依供试品制备方法提取。分别吸取大黄酚对照品溶液4 μl、8 μl,供试品溶液和药材提取液各6 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薄层板上,依法展开测定,供试品和药材中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薄层扫描法测定降压颗粒剂中人参皂甙R
    卵巢颗粒细胞瘤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应用图象处理系统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
    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表面 颗粒
    糖克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肺炎宁颗粒剂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研究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与预后 23例临床
    高压氧对脑梗塞急性期血浆 颗粒膜蛋白
    咽炎康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养肝颗粒中延胡索提取工艺探讨
    抗生素颗粒骨置入加肌瓣填塞治疗胫骨骨
    白癜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