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制黑膏药几点注意 |
|
宋玉萍
黑膏药的传统制法各地习惯不同,其原料、用量及熬炼方法亦有差异。我们对现有报道的各种传统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喷水法去“火毒”制备黑膏药最省时省力[1]。现着重就该法炼制提出以下几点注意。
1 植物油的选择 以麻油为最好;其次为花生油、菜油、菜油色拉油;棉籽油最差。在操作中我们发现棉籽油泡沫大,加热到一定时间亦不消失,炼油时间较长,同时在下丹过程中易溢锅,油与丹反应时产生的白烟断断续续,反应不完全,不易成膏。制成的膏药色泽灰暗,质量差。药理实验亦表明,棉籽油制成的膏药对皮肤的充血情况最差[2]。基于以上,笔者认为应取消棉籽油作为基质原料。
2 火候 炸料时宜文火,炼油时改用中火,火上下丹时用文火,喷水法去“火毒”及炸水法去“火毒”时宜文火[3]。
3 去“火毒” 目前具代表性的去“火毒”方法有水浸法[4]、喷水法[1]、喷水浸渍法[5]及炸水法[3]。以上诸法中以喷水法去“火毒”最省时、省力。使用该法在喷水时,搅拌的方向与下丹时相同,这是由于油脂的氧化、聚合及脂肪酸铅盐的反应过程受搅拌方向的影响。
4 细料药的兑入 采用喷水法及炸水法去“火毒”制备的膏药,细料药粉通常在膏药去尽火毒后、未凝固之前兑入。操作时将两法中去尽“火毒”的膏药倒入另外铁锅中,均匀地搅拌,由于此时膏药内部反应仍在进行,因此搅拌方向仍与前同,搅拌至膏药内部白烟排尽。待膏药冷却至半凝固状时兑入细粉,按同一方向搅匀,过早加入易引起溢锅,细粉不易分散,从而影响膏药外观。
5 包装 膏药熬炼好后宜一次性摊完,以免多次加热造成挥发成分散失。摊涂好的膏药宜密闭包装,特别是含有挥发性药料的膏药,以防长期放置,气味散失。
6 劳动保护 制备黑膏药中由于要接触重金属铅及下丹时产生的有毒白烟,因此在操作中要注意搞好劳动保护。通常在通风性良好的楼顶进行操作,下丹时应戴好橡皮手套及防毒口罩,口罩中的炭粒应定期更换。炼制膏药的锅旁应设置一个排风扇,使下丹产生的白烟定向吹散。
作者单位:宋玉萍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 441000
参考文献
1 鲁汉兰,彭智聪.喷水法去火毒制备黑膏药的研究.中药通报,1986,(12)∶37 2 章臣桂.不同法去火毒制备黑膏药的药理实验.中成药研究,1985,(2)∶10 3 孙聚庄,孙舜领.炸水去火毒法在熬制黑膏药中的运用.时珍国药研究,1992,(2)∶19 4 曹春林主编.中药药剂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6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袋装颗粒剂应用前景展望 下一个医学论文: 咳喘宁合剂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