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正文  

论古代复方药物分别提取

次取汁,合并浓缩稠膏之法制备人参膏、白术膏、枸杞膏[5]。现代仍在沿用的“水红花膏”(明《景岳全书》),“益母草膏”(明《近效方》)等提取性药物也很有名。明吴(曰)/(文)《扶寿精方》“金髓煎”:枸杞子酒浸去渣取汁,银锅内慢火熬成膏,是酒浸膏的制法[6]。清代陈世铎《本草新编》提出将蒲公英、淫羊藿等体浮质轻药材煎膏备用,一百斤鲜蒲公英可提取浸膏七斤,配方时原药一两者可用浸膏二钱代替。为保证药液浓缩质量,陈氏设计将药汁装入砂瓶内隔水浓缩,可防止药膏焦糊,类似今天的水浴浓缩法。陈氏对提取性药物的认识和制备工艺水平,今天看来也十分先进。

3 小结
  以上所录仅仅是古代中医采用分别提取用药的一小部分内容。实际上在古代医药典籍中,药物分别提取的应用十分普遍。由此可见古代医药学家即便在当时较低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仍然在药物提取方法上表现出可敬的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大量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中药采用分别提取的方法古已有之,今天延用此法并非违反中医传统,分别提取同样可以体现中医特色!那种不顾历史事实,顽固坚持中药复方只能“群药同煎”的片面观点是认识上的误区,无异于数典忘祖。古人对分别提取的大量科学探索启示我们,在今天进行中药的剂型改革研究中,不可自设藩篱,画地为牢,自我局限药物只能采取混合提取的方法;而是要充分考察复方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临床功用,确定科学合理的提取方法,该混合提取就混合提取,宜分别提取也应坚持分别提取。古人对中药复方药物分别提取的研究是祖国传统医药宝库的珍贵遗产,我们不仅不能随意丢弃,更应当认真加以继承,并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辅助下予以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关 怀 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13

参考文献

1 宋.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古代医家小儿保育经验探析
    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领的心理品质
    关于中国古代的人贵论
    方兴未艾的古代DNA的研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