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瓜酒制备与质量控制 |
|
刘伟 潘源虎
木瓜酒是一传统经验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四肢麻木、关节不利等。由于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我部参考《湖北省药品标准汇编》(1986年版),对其工艺进行适当改进,以确保其疗效及质量。
1 处方组成
木瓜、红花、川芎、牛膝等。
2 制备工艺
根据处方要求,将处方中14味药材挑选干净,炮制合格,准确称取,粉碎成粗粉,置适宜容器中,用适量白酒将药粉润湿,待其充分湿润膨胀后装入渗漉筒中,药面上加盖一层湿润后的纱布,然后加白酒淹过药面上数cm,加盖浸渍48h以上,以1~3ml/min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另取白糖1600g,加入6400g白酒中使溶解,与渗漉液混合均匀,静置10d以上,过滤,分装即可。
3 质量控制
3.1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澄明液体;气香,味辛,微甜。 3.2 乙醇量:依照《中国药典》1990年版(1部)附录46页乙醇量测定进行测定,应为40%~50%。
4 探讨与小结
4.1 木瓜酒的制备工艺在《湖北省药品标准汇编》中是采用浸渍法,其缺陷为:工期太长,从浸泡到分装达30d以上;浸渍法会因药材吸液引起有效成分损失;浸渍时间难以掌握,时间太短浸提不完全,太长又增加无效成分的量,影响澄明度,而且夏冬季差异较大。 4.2 我们参照《中国药典》1995年版中舒筋活络酒制备工艺[1],采用渗漉法,工期只需20d左右。为确保有效成分提取充分,需考虑如下因素。 4.2.1 药材粉碎度:粉碎度过大,药粉太细,一方面容易堵塞,妨碍溶媒通过,另一方面造成无效成分浸出增多[2]。 4.2.2 渗漉速度:考虑到浸渍法中药粉浸泡时间长达21d,我们适当控制渗漉速度为1~3ml/min。 4.2.3 澄明度是酒剂的一项重要外观指标。用渗漉法制备的木瓜酒外观符合《中国药典》要求。长时间密闭储存底部有少量沉淀,轻摇即散,估计与乙醇含量和温度有关。
作者单位:湖北省直属机关门诊部,武汉 430071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1995年版(1部).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623 2 曹春林.中药药剂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64
上一个医学论文: 胆石宁袋泡剂制备与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药宫糜膜制备工艺改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