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
|
际医药产业的热点领域,这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契机。我国中药产业应利用化学制药工业在实施由仿制向创制的战略性转变所出现的空白为切入点,适时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在固守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主动的、超前的组织策划向海外进军,不失时机地将中药推向世界。整个中药产业的宏观定位将以此为依据。 1.2 技术创新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动力源 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的实证分析表明,1929年~1978年,美国生产率增长有40%是由于技术创新取得的[1]。经济学者在分析美国新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时指出,技术创新是其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最强大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是未来企业和国家竞争的战略核心。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初期,新消费品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提高,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需求对市场的拉动作用极强,需求的拉动产生卖方市场,引起大量投资涌入,从而实现了产业粗放式的迅速扩张。上述拉动在中药产业则表现为低水平重复,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低下。同时,随着需求的满足,买方市场最终形成,这种拉动将最终走向极限。从上述分析可知,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中药产业已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而应该更多的转向通过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挖掘潜在资源为主的内涵式发展,综合技术水平将成为中药企业能否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获胜的致为关键性因素。只有将技术创新深层次地植入产业的发展,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全新的经济源泉和动力,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
2 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
2.1 技术创新的主体 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和教育培训机构。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它终止于以产品商业化的市场实现。由于科研院、所和大学不直接面对市场,容易造成与市场脱节,科研成果难于商业化,因而必须明确,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体系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而科研机构和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2]。目前,中药产业普遍存在企业创新系统不健全,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其技术创新的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功能和要素被分割在其他社会组织中:1)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弱,而具有雄厚科技实力的研究机构却独立于企业之外,由政府直接管理;2)企业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研究开发人员,而大量的科研人员却集中于科研机构和大学;3)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大部分赢利通过财政税收形式上缴国家,使得企业长期发展的投资不足;4)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是生产单位,而非产权明晰、自主经营的实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因此,中药产业界应重塑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主体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利益分配的主体。所以,中药企业应加速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从产权角度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中医药管理部门也应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运用行政手段为企业创新系统的建立提供优惠政策,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基本药物的概念及其推广 下一个医学论文: 耳源性眩晕证治心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