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临床药师 发展临床药学 |
|
M工作开展得较为普遍。开展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是临床药学实验室工作之一,但TDM也不只是做与不做的区别,更重要的是通过监测结果制定个体给药方案,最终使病人受益。但这方面的研究和服务并不普遍,从1981年~1996年期间8种期刊发表的1 582篇体内药物分析论著(涉及药物658种,报道频次为2 749次)分析看,列前3位的研究内容为:药物动力学研究1 009次,占36.70%;方法学研究652次,占23.72%;生物利用度研究362次,占13.17%[1]。而通过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来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却很少。 3.3 药师下临床的状况不尽人意 临床药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药学与临床脱节。药师下临床是临床药学主要的工作内容,只有通过下临床才能正确评价药物,参与合理用药,发现并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还拘泥于实验室或部分信息资料工作,从总体(见表1)上看,临床药学在各级医院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开展“专职”药师以上人员参与临床查房、会诊;进入临床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比例只有18.82%,尚属起步阶段。据另一份调查资料显示,10所医院(9所二级医院,1所部队三级医院)中只有1所医院参与临床查房[2]。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国医院药学专业队伍中缺少一支知识面广、医药结合型和比较成熟的临床药师队伍可谓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4 讨论
4.1 试析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和卫生事业带来了生机,给医院药学带来了新概念、新理论,当我们思考临床药学的发展过程时,不免要反思一个问题:我国的临床药学发展为什么那么缓慢?据笔者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4.1.1 临床药学作为药学的一个专业及其对保障医疗工作质量的意义,宣传不够。临床药学工作尚未得到社会和有关领导部门以及病人的广泛认可,故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方面受到了限制。 4.1.2 “重医轻药”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思想不仅在一些医院领导身上有反映,一些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部分领导身上也有反映。 4.1.3 没有“专职”临床药师。我国在医院人事制度上没有“临床药师”的职称。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45%的医院设有临床药师职务,而且多是临床药学专业6年制Pharm.D.。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苍术抗腹泻和抗炎作用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我国OTC药品内 外包装及OTC药房药师必备技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