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眼草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
|
沈逸萍
提要 凤眼草水煎液对9种试验菌的体外抗菌实验证实,凤眼草确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关键词 凤眼草; 抗菌作用; MBC
凤眼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痢疾、肠风便血等证。为研究凤眼草的抗菌作用,对其进行了体外抗菌实验。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凤眼草购自连云港市医药站,产于云台山区,为苦木科樗树属植物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的果实。 1.2 菌种:本所及市卫生防疫站提供。 1.3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菌种斜面培养和菌落计数),肉汤培养基(用于稀释药液和培养菌液),天菌生理盐水(用于稀释药液)。
2 实验方法 2.1 药液的制备:称取凤眼草100 g加蒸馏水3 000 ml,浸泡20 min后,煎煮30 min,过滤,残渣再加入1 500 ml蒸馏水,继续煮沸30 min,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水浴浓缩成100 ml,即得1 g/ml浓度的水煎药液。 2.2 稀释和培养:将药液用肉汤培养基作2倍连续稀释后,在每管中加入培养18 h并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8×106个/ml的细菌悬液1 ml经37℃培养24 h,取出观察细菌悬液生长情况;同时,分别作试验菌对照和药液对照(试验菌对照管不加药液,细菌在培养基内应正常生长;药液对照管不加试验菌,应无菌生长,说明药液无杂菌污染)。因药液颜色较深,影响观察最低抑菌浓度 MIC,故又分别用上述各试管培养液1 ml接种于灭菌平皿内,加入预热45℃的营养琼脂9 ml,混匀,等凝固后,置37℃培养48 h,取出,判读出最低杀菌浓度 MBC。
3 实验结果 凤眼草水煎液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凤眼草水煎液体外抗菌实验结果
试验菌 不同 MBC抗菌结果 试验菌对照 药液对照 1.000 g/ml 0.500 g/ml 0.250 g/ml 0.125 g/ml 0.060 g/ml 0.030 g/ml 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 - - - - - + + - 沙门氏菌 〔CMCC(B)50094〕 - - - - + + + - 大肠杆菌 〔CMCC(B)44103〕 - - - - - + + - 绿脓杆菌 〔CMCC(B)10104〕 - - - - - + + - 短小芽孢杆菌 〔CMCC(B)63202〕 - - - - - + + - 藤黄微球菌 〔CMCC(B)28001〕 - - - - - + + - 枯草芽孢杆菌 〔CMCC(B)63501〕 - - - - - + + - 福氏志贺氏菌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51571) - - - - - + + - 伤寒沙门氏菌 (中国药品生物制口 检定所50098) - - - - - + + - 注:“+”细菌生长;“-”无菌生长 4 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凤眼草的水煎液对上述各种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强。这就证明了凤眼草确有抗菌作用,也与中医临床应用相一致。另外凤眼草分布广泛、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作为饲养动物的抗菌药以及环境杀菌剂也是很有价值的。
作者单位:沈逸萍 江苏省连云港市药品检验所 222001
上一个医学论文: 黄喘平雾化液生产工艺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安适合剂4号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