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脐疗法临床经验介绍 |
|
刘志龙
脐疗法为中医的独特疗法,笔者近几年来应用治疗数种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自汗 叶某,男,40岁,1998年10月5日初诊。患者3个月前感冒发热,治疗后好转。近恶风,周身酸楚,汗多。诊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缓。此为营卫不和,卫阳失司,治宜调和营卫,予五倍子末与煅龙骨末等分和匀,嘱其用凉开水调为糊状后敷于脐部,外用麝香追风膏固定,2日换药1次,用药10日后病愈,随访1个月未复发。 按:自汗之病机有肺气不足,营卫不和,心血不足,阴虚火旺,邪热郁蒸诸端,但其发生皆与腠理开合失司有关。五倍子与煅龙骨配伍,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能使开张的腠理恢复正常。麝香追风膏敷贴可藉麝香芳香走窜之性,加强药物吸收,使其尽快随血脉而达病所。 高血压 王某,男,53岁,1997年5月初诊。患者高血压6个月,近日症状加重。予吴茱萸粉3g凉开水调为糊状后敷脐,麝香追风膏固定,3日换药1次,用药2次后血压明显下降,治疗1个月后血压恢复正常并稳定。 吴茱萸味苦沉降,可降肝阳之亢逆,药理研究证明其可通过扩张外周动脉,减轻其阻力而达到降血压作用,采用吴茱萸敷脐降压,方法简单,容易操作,降压效果持久,患者易于接受。 痛经 张某,女,23岁,1997年11月24日初诊。患者每于经前及经期自觉小腹冷痛,伴头痛,手足发冷。诊见舌淡苔薄白,脉弦紧,属寒凝瘀滞之痛经。遂嘱患者于经行腹痛时用白芥子、川芎末等分和匀敷脐, 加贴麝香追风膏固定,并用热水袋(50℃)热熨,每日3次,每次30min。连用3个月后痛经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痛经证属寒凝瘀滞。白芥子辛温,能温中散寒,通络止痛;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调经,又能行气开郁止痛。二药配伍,药简效专,长于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白芥子能刺激皮肤,致皮肤潮红、疼痛、充血,时间稍长时可发生水泡,故过敏者慎用。 体会 敷脐疗法以其简便而易被患者接受。应用时应注意:①本法多用于新病而少用于久病,多用于症状较为单纯者。②选药应味少而效专。③为促进药物渗透吸收,一般以麝香追风膏敷贴,也可在药物中配入少量麝香,则药物可借其芳香走窜之性迅速到达病所。
上一个医学论文: 止痒消疹汤外洗治疗急性肛门湿疹40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体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