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从肺治一得 |
|
朱敬秀 张忠国
高血压病属祖国医学“眩晕”、“肝风”范畴,笔者在临床中对辨证为肝阳上扰、肝肾阴虚者,采用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滋养肝肾等法治疗效果不佳的高血压病患者,依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和肺“主治节,朝百脉,通调水道”的理论改从肺治,立法组药,共治疗1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均用桑皮12g、芦根15g、葶苈子20g、苏子12g、沙参15g、车前子30g、枳实10g、百合12g、杏仁10g、桔梗10g、丹参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共服12剂为1个疗程。 典型病例 姜某,男,62岁。患者高血压病史4年,10日前与人吵架后出现头痛,烦躁,失眠,口苦咽干,午后烦热等症状,舌尖红,苔薄黄,脉弦而有力。中医辨证属肝阳亢盛,治以平肝熄风, 用天麻钩藤饮8剂无效。改从肺治, 用上方4剂感诸证减轻,8剂后血压降至正常,再6剂后血压稳定。继用一贯煎善后,观察4个月血压稳定。 体会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多从肝肾入手,但对于辨证属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者,在采用镇肝潜阳、滋补肝肾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宜及时改从肝与肺的生克制化和因果关系立法遣药。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木强金弱克制不力,发为肝阳上扰。 本方中葶苈子、苏子、桑皮、芦根、车前子涤痰,泻肺热,利小便;沙参、百合滋养肺阴;杏仁、桔梗配枳实能通气利肺,升清降浊;丹参益气活血,有胜“四物”之功,诸药协同为肺创造清、泻、利、通、活的环境,使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的功能正常,进而调节血压至正常生理水平。脏腑的功能活动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脏与脏之间多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的规律来体现病理生理特性,如肝升肺降功能正常,则气机流畅协调有序,气血才能运行畅达而不瘀滞。肺主肃降失节,则肝主升泄无度,肺气降则肝气疏,疏能直接作用于气血运行,助肺对血运发挥其正常功能,间接地维持和促进血液循环,又肺主气而通调水道,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降则气机下达,水道通利。因此从肺论治高血压病,可具有直接或间接改善血液循环之作用,疗效较佳。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经行头痛从气血论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壮医药线治疗肩周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