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外敷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
|
崔 华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较常见的婴儿颈部畸形,笔者采用中药外敷,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2个月以内者25例,3~6个月者13例,6个月~1岁者9例,>1岁者3例。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轻型:头颈部轻度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肥厚,稍缩短,或有直径在1~2cm左右的包块,硬度如软橡皮,颈部运动轻度受限;中型:头颈部中度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明显缩短变粗,内有直径在2~3cm左右的包块,硬度似软骨,颈部运动明显受限;重型:头颈部显著歪斜,患侧胸锁乳突肌严重缩短变粗,内有直径在3~4cm左右的包块,硬度似骨样,颈部运动严重受限。
2 治疗方法 取冰片、麝香、玄明粉,按1∶2∶3比例均匀混合,用肤轻松软膏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纱布局部固定。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痊愈:头颈歪斜纠正,胸锁乳突肌包块消失,弹性正常,颈部运动自如;有效:头颈部稍歪斜,胸锁乳突肌包块较治疗前缩小,颈部运动轻度受限;无效:头颈部歪斜及胸锁乳突肌包块无变化。 结果 见附表
附表 轻、中、重三型患者疗效统计
n 痊愈 有效 轻 型 25 25 中 型 15 13 2 重 型 10 7 3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40天。患儿产钳助产,出生时体重3.8kg。出生后3天发现头颈部显著歪斜,左侧胸锁乳突肌严重缩短,变粗,内有直径在3~4cm左右的包块,其硬度似骨样,颈部运动严重受限。遂按上法治疗,隔日一次,共2月余。包块消失,弹性正常,颈部运动自如。 5 讨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一般认为是婴儿在出生过程中,胸锁乳突肌受损伤,肌肉撕裂,或有部分撕裂,局部血肿机化后形成瘢痕组织,继而肌肉挛缩而发生斜颈;也有人认为是婴儿在出生过程中胸锁乳突肌因受压发生血管闭塞导致缺血性改变、肌肉挛缩而发生斜颈;还有人认为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方中麝香芳香辛烈,能温通经络,有活血散瘀、软坚散结之功;玄明粉消肿化瘀;冰片散结化瘀。三药合用,共奏散瘀消肿之效。如辅以按摩及热敷,则疗效更佳。 本病早期治疗尤为重要,1岁以内疗效比较好,小于半岁者疗效最好。如果保守治疗无效,3岁以后应进行手术治疗。
上一个医学论文: 扶正化瘀煨脓治疗臁疮 下一个医学论文: 板蓝根合剂加味治疗扁平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