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芒针验案三则 |
|
相配,共奏温补脾肾、化湿利水之功。
3 胃下垂 杨某,女,36岁,已婚,1998年5月28日就诊。主诉:胃脘隐痛14年,加重3个月。现病史:患者14年前因饮食不调出现胃脘隐痛。间断服西药,效不佳。1998年2月以来,诸症加重。胃镜示:返流性食道炎、慢性浅表性轻度萎缩性胃炎、胃下垂。服中药无明显疗效,3个月体重下降4kg。刻诊:胃脘隐痛,喜揉喜按,纳差,口干,大便不调,小腹坠胀,伴心慌失眠,倦怠乏力,四肢欠温,经期提前,量多,色淡有块。查体:神清合作,形体消瘦,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脐周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舌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胃脘痛(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西医:胃下垂。辨证:患者因饮食不调,冷热无常,饥饱无度,日久致脾胃功能失常,纳运失司,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而见胃脘隐痛,小腹坠胀;水湿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胃受纳腐熟失常,故见纳差;脾主运化,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脾运胃纳失职,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两亏,久则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四肢欠温,脾不统血,冲任失养,则经期提前,量多;中气下陷,脾弱肌松而发“胃下垂”。治则: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取穴:百会、上星、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左)大横(左)、水道(左)、提托(左)、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操作:患者仰卧位,先针中脘3~4寸,以轻捻缓进之法,行捻转补法,使感应向两肋及少腹放散为佳;再针气海穴,轻捻缓进3~4寸,施以补法,令针感缓缓上行至脐上为度,关元直刺3~4寸,行轻捻缓进之补法,二穴合用使阳气缓缓上行,以温补中阳,升提元气;左侧天枢、大横、水道、提托,分别直刺3~4寸,行轻捻缓进补法,针感向会阴部放散。此组穴施术后,患者即可感到胃部发热,胃脘有向上升提的感觉。足三里直刺2寸,施烧山火强补法;丰隆、三阴交直刺1.5~2寸,行提插捻转复式补法;上星、百会斜刺3~5分,捻转补法,诸穴均留针30分钟,1次/d,14次为1个疗程。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按摩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