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毯边缝合止血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附22例报告 |
|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术中止血方法较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压迫和缝合。传统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主要为:剜出前列腺后温盐水纱布压迫腺窝止血,膀胱后唇4、5点及7、8点处缝扎止血,腺窝内气囊压迫止血,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根据前列腺的局部解剖特点,单纯缝扎4、5点及7、8点止血只能阻断部分前列腺动脉[1]。在以往的手术操作中我们也发现除了5、7点钟处外,腺窝其他部位仍有较大的出血。有些学者主张在剜除前列腺之前,先结扎前列腺血管蒂,以减少术中出血,但由于不能阻断其它动脉出血,故止血不彻底[2]。还有人认为此法因暴露较困难,盲扎效果有时不可靠,一旦损伤盆腔静脉丛则会加重出血,且有损伤神经导致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可能[3]。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进入前列腺的血管有膀胱下动脉、膀胱上动脉、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输精管动脉、闭孔动脉[4]。这些动脉的分支于膀胱前列腺沟穿入前列腺实质或下行于前列腺包膜之中,按时钟顺序在膀胱前列腺沟的各点处均有动脉出现。膀胱上、下动脉,直肠上、下动脉,输精管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各前列腺支分别于12点,1~4点、(11~8)点,4(8)~6点、1~2(11~10)点处达前列腺[4]。因此,在切除前列腺后,前列腺窝各点均可能有出血。故行腺窝边缘的连续毯边缘缝合可以有效地阻断以上在腺窝边缘出现的动脉,达到止血目的,实际应用证实效果良好。另外,缩小膀胱颈,双腔导尿管气囊从膀胱内经尿道向外牵拉,压迫膀胱颈口,间接压迫前列腺窝,有利于前列腺包膜自行收缩的止血机制的发挥[5],并使前列腺窝与膀胱隔离,防止腺窝内渗血返流入膀胱,是减少术后出血,保证冲洗通畅的有效措施,使止血效果更有保证。 通过这22例手术,我们体会到,采用这种缝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颈口及腺窝内出血,导尿管留置时间较短,恢复快,对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效果确切。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外3科 百色 533000
参考文献
1 史梦年,马建新,胡荫浩,等.盲扎动脉行前列腺切除(附148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0;11(5):306 2 吴国荃,田野,刘志.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3;14(6):430 3 张新惠,朱安华,乔德山.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止血方法探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1;12(4):298 4 韩振藩,李冰,主编.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8 5 杨文质,高麟韬,潘天明,等.前列腺耻骨上摘除术应用“止血球”止血的初步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0;1(2):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150例老年急性脑卒中血糖值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子宫肌腺症误诊的探讨 附108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