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例老年急性脑卒中血糖值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
|
汪镜儒 张汉勇
糖尿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急性脑卒中后高血糖可以是以往的糖尿病所致,也可能是卒中后应激反应所引起。为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早期空腹血糖值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我们观察了近年来住院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其中血糖增高者79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0例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60~85岁,平均70.56岁,活动时起病55例,睡眠中或休息时起病95例,有高血压病史102例(68%),糖尿病史39例(26%),冠心病史48例(32%)。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剧烈头痛51例,呕吐28例,轻微头痛40例,头昏46例,意识障碍32例,偏瘫132例,头颅CT证实脑出血42例(28%),脑梗塞108例(72%)。所有病例于入院后24h内查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将空腹血糖>6.1mmol/L者分为高血糖组,≤6.1mmol/L者分为正常血糖组。无糖尿病血糖正常者71例,血糖升高者79例,其中无糖尿病史的反应性高血糖40例,平均空腹血糖10.25±1.6mmol/L,糖尿病组39例,平均空腹血糖14.03±2.36mmol/L。
2 结果
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将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见表1。神经功能缺损≥16分者高血糖组较正常血糖组多(P<0.01)。
表1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 (例数,%)
组别 轻型 中型 重轻 高血糖组 22(27.85) 16(20.25) 41(51.90) 正常血糖组 43(60.56) 10(14.29) 18(25.35)
15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脑卒中治疗原则,对于高血糖患者通过饮食或药物控制血糖。定期复查血糖,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治疗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积度评分,其结果见表2。其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1分以上者正常血糖组明显高于高血糖组(P<0.01)。高血糖组与正常组血糖的病死率分别为17.72%(14/79)、8.45%(6/71)。 表2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分数对比
治疗后减少分数 例数 高血糖组 正常血糖组 2~5 15 11 6~10 37 26 11~15 9 16 16~20 4 6 21~25 0 3 26~30 0 3
3 讨论
本组150例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加以分析,高血糖组79例,占本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53%。高血糖组病死率(17.72%)为非糖尿病正常血糖组病死率(8.45%)的2倍。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重型例数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治疗效果正常血糖组优于高血糖组(P<0.01)。 有关高血糖对脑梗塞病人的危害,许多作者进行了研究。De Courten-Myers[2]等阻断猫大脑中动脉诱发脑梗塞,发现血糖升高组的脑梗塞区占其相应动脉供血区的29.5±6.5%,而血糖正常组仅为10.2±3.5%,说明高血糖可使实验性脑缺血所致的梗塞面积增加。Berger[3]等对39例脑梗塞急性期病人进行观察,发现血糖越高,病人病情越重,CT值降低更为明显,发生脑水肿的比例也明显升高。国内周成业等[4]选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术前分别注射葡萄糖和胰岛素,结果葡萄糖组脑梗塞范围较对照组大,脑水肿严重,并可见皮质下白质出血,表现为混合性中风;对照组梗塞灶小,脑水肿轻微,无皮层下出血现象。 已经知道,脑缺血缺氧时,糖的有氧氧化被抑制,糖酵解加速,产生大量乳酸,积聚在梗塞区,血糖升高为糖酵解提供了底物,更加加重乳酸性酸中毒,酸中毒可致局部血管扩张,增加缺血后再灌注,同时降低脑对葡萄糖的利用率,ATP进一步减少,导致钠离子内流,细胞内水肿,还可促使花生四烯酸释放,产生大量前列腺素和血栓烷,加重缺血性脑水肿。血糖升高可使血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长时间酸中毒使血管扩张、麻痹、血管调节功能丧失,血流缓慢或淤滞而严重影响局部脑[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11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下一个医学论文: 连续毯边缝合止血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附22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