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疗效观察 |
|
兰学军
摘要 总结82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经过,探讨了高压氧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其中药物组40例,高压氧加药物治疗组42例,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高压氧组对昏迷苏醒有显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可以看出,辅以高压氧治疗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其效果更好,且越早越好。 关键词 高压氧;颅脑损伤;昏迷
我院1995年12月~1997年6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共82例,随机分高压氧组及药物组,分别为42例、40例,经比较,认为高压氧明显对昏迷苏醒有效,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药物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7~62岁,均经脑CT检查,其中脑水肿34例,脑干损伤6例,18例行气管切开。高压氧组42例,男36例,女6例,年龄9~65岁,均经脑CT检查,其中脑水肿38例,脑干损伤4例,20例行气管切开。两组病例均无颅内血肿,伤后均即处于昏迷状态,GCS评分均在3~8分之间。 1.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患者入院后行脱水、止血、抗感染及应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并予持续低流量给氧。高压氧组给与药物组相同的药物治疗,在伤后2~3天待生命体征稳定,能够搬动方行高压氧治疗。采用柳州力风高压氧舱厂GY-3.2A型16人高压氧舱。纯氧升压30min,升压至0.2mPa,稳压治疗按30′×2+10′,减压30min,总治疗时间130min。每天1次,12次为1疗程,总疗程视病情而定,最少12次,最多72次,平均33.4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考GCS治疗结果分级规定[1]。良好:苏醒,症状体征消失,生活自理。显效:苏醒,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基本自理,有功能障碍。有效:苏醒,症状体征好转,生活不能自理。无效:仍呈昏迷状态。 2.2 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主要观察在36天内的治疗效果及每个疗程的病情变化。见附表: 从附表看出,药物组第1疗程苏醒20例,第2疗程苏醒28例。高压氧组第1疗程苏醒34例,第2疗程苏醒36例,第3疗程苏醒38例。经统计学处理,第1疗程χ2=8.73,P<0.01,第2疗程χ2=6.09,P<0.05,第3疗程χ2=5.47,P<0.05。
附表 两组病例不同疗程及疗效观察
疗效 药物组 高氧压组 第1 疗程 第2 疗程 第3 疗程 第1 疗程 第2 疗程 第3 疗程 良好 2 6 10 6 12 14 显效 6 8 12 12 14 16 有效 12 10 6 16 10 8 无效 20 16 12 8 6 4
3 讨论
目前,高压氧作为一特殊手段,应用于颅脑损伤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作用机理主要是[2]:高压氧下,可使PaO2增加,氧的弥散半径扩大,组织缺氧改善,乳酸堆积减少,恢复脑的能量代谢,有效地降低脑水肿,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改善脑的微循环。对神经机能低下或抑制的缺血半影区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生命机能活动的维持和改善。 颅脑损伤可因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大脑缺血致大脑皮层广泛性损害而昏迷,也可因脑疝,脑干损伤使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累,患者不能维持觉醒状态而昏迷。动物试验证明脑灰质血流量较白质多4~6倍,灰质耗氧量较白质多3~5倍,所以脑灰质缺血、缺氧损害出现得更早且更加明显。由于大脑皮质首先受累,颅内压增高,在失代偿早期,患者即可出现意识障碍。 脑水肿主要由急性缺氧而引起脑组织急剧肿胀,文献报道:吸入0.2mPa的纯氧可使动脉血氧分压达186.7kPa,为常压下吸入空气的14倍[3],可迅速解除脑组织缺氧状态,同时在0.2mPa氧压下,脑血流量减少21%,可以显著降低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4]。高压氧可降低脑的氧耗量与代谢率,减轻脑组织不必要的消耗,加速患者从昏迷中苏醒,高压氧下,颈动脉血流量减少而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故在降低颅内压同时,增加脑干及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供血量,促进脑干、机体功能恢复,促使昏迷患者苏醒,本组82例患者均为单纯脑肿胀及脑干损伤,药物组为药物治疗,高压氧组为与药物组相同的药物辅以高压氧,通过病例总结及统计学处理,看出,第1疗程χ2=8.[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105例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临床对比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