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型癫痫41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
|
班亮阶
植物神经性发作又称间脑性癫痫,是由于间脑的异常放电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发作性功能障碍。腹型癫痫是间脑性癫痫的特殊类型之一。Wallace[1]报告此病并不少见,国内对此病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报道不多,笔者就我院近年来收集的门诊和住院病人41例临床诊断为腹型癫痫进行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3~35岁,其中~6岁22例,~15岁6例,20、27、35岁各1例。病程:~1年25例,~3年15例,~10年1例。 1.1 病因 头部外伤史3例,产伤史2例,脑炎史1例,高热惊厥史3例,其余32例未发现明显病因。 1.2 临床表现 ①腹痛均为反复发作性,突然发生,自然消失,发作间歇期患者完全正常;②腹痛发作无规律性,白天、晚上均可发生,发作时可伴有不等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打滚叫喊、意识障碍和抽搐等症状;③腹痛部位分别为脐周和上、下腹部,以脐周多见;④实验室检查无异常;⑤用止痛药对症治疗无效,服用抗癫痫药症状消失,停药后腹痛复发。 1.3 治疗 多数病人用苯巴比妥、酰胺米嗪和苯妥英钠等治疗症状能得到控制,某些病人用丙戊酸钠亦有效。
2 脑电图资料
本室采用日本光电7314型脑电图机,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每份脑电图均作单、双极导联记录,每例作脑电图检查1~3次。
3 结果
异常脑电图37例,占90.4%;边缘状态脑电图3例,占7.3%(归入正常类脑电图);正常脑电图1例,占2.3%。37例异常脑电图表现形式见附表。过度换气中,后上述脑电图表现加重,以往较重视的6和14Hz阳性棘波本组未见。
附表 37例异常脑电图表现形式
脑电图表现 阵发性 局限性 散发性 尖波、棘波 弥散性 慢波 慢综合波、棘波、 尖波、棘尖 夹棘尖波、 高幅慢波 幅慢波、 局限性波 高幅 慢波 尖波、 棘波 慢波 n 5 10 2 12 2 2 3 1 % 78.4 10.8 8.1 2.7 4 讨论
4.1 从本组病例我们认为诊断腹型癫痫须注意腹痛为反复发作性,突然发生,自然消失,发作间歇期病人无任何不适;脑电图有典型的痫样放电特征;服用抗癫痫药效果明显;多见于儿童,排除其他可引起腹痛的疾病。 4.2 腹痛型癫痫属植物神经发作性癫痫,除反复发作性腹痛,还伴有不等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至有意识障碍和抽搐等症状,凡高度怀疑是此病者应作脑电图检查。 4.3 本组有头部外伤史3例,产伤史2例,脑炎史1例,高热惊厥史者3例,提示可因脑损伤而引起,其余32例无明显病因,属原发性癫痫可能性大。 4.4 本组病例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症状能得到控制,对症治疗无效。我们认为如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作性腹痛,腹痛发作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学习,对症治疗效果不佳,脑电图检查又无特征性痫样放电,但高度怀疑是此病者,可适当施行诊断性抗癫痫药物治疗。 4.5 本组41例异常脑电图37例,占90.4%,偏高,可能与有的病例多次作脑电图检查有关。 4.6 37例异常脑电图有1例脑炎史患者呈弥漫性异常,2例外伤史者为局限性慢活动,此类脑电图对本病诊断意义不大。阵发性、局限性和散发性的棘、尖波和棘、尖慢综合波,阵发性慢波夹棘波等痫样放电是诊断腹型癫痫的重要指标,但本组并不以此类脑电图表现为主,最多见的是阵发性高幅慢波,与周昌贵[2]报道相似,阵发性高幅慢波夹尖波也不少,此两种发作性异常的脑电图表现形式对癫痫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出现在儿童中,目前争议较多,我们认为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发放的形式和时间,HV前、HV中呈早期突破、延迟反应,不对称、局限性及一侧性出现夹杂痫波发放者或发生在12岁以上患者,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此不同者参考价值小,特别是出现在12岁以下儿童HV中。但须结合临床表现方能作出正确判断,避免误诊。 4.7 以往较重视的6和14Hz阳性棘波,本组未见,目前有人认为此种波的出现与体质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电图室 百色 533000
参考文献
1 冯应琨.临床脑电图学.北京:人民卫生[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8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0例应用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