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注射五倍子液治疗中晚期食管贲门癌46例 |
|
柳扬 吴培俊
提要 为研究中药硬化剂五倍子液对肿瘤组织的硬化破 坏作用,对46例确诊的贲门及食管下段癌,内镜直视下注射五倍子液及丝裂霉素混合液,1 次/周,4次为1疗程。疗程末部分缓解30例,有效8例,近期总有效率82%。表明五倍子液局 部注射可作为中晚期食管贲门癌的姑息治疗方法。 关键词 五倍子液; 内镜下注射; 中晚期食管贲门癌
中晚期食管贲门癌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价廉的治疗方法。1992年以来笔者用中药五倍子液合 用丝裂霉素内镜下肿瘤局部注射,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五倍子注射液药化特性:该药为深棕色透明酸 性液,有酸涩味,pH2.6,密度1.060,含鞣酸7.4%,含铝量42mg/ml 。切变速度375s-1测粘度以为2.67厘泊。本药加10%三氯化铁立即呈蓝黑色反应,加 饱和醋酸铅液呈淡黄色乳酪样沉淀,加1/2 N氢氧化钠中和,使pH由2到7,有大量黄色沉淀 ;加20%新鲜石灰水则呈黄色粘稠沉淀。加溴水无沉淀。上述反应与水解鞣酸的化学反应相 同,五倍子液可使新鲜血液立即变浊,凝固。 1.2 病例选择:46例均经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 病理证实的晚期贲门及食管下段癌患者。男30例,女16例;年龄54~76岁;病程6个月~2a ;组织学分型鳞癌18例,腺癌16例,未分化癌8例,粘液腺癌4例。 1.3 治疗方法:复方五倍子注射液4 ml与丝裂霉素2mg混合后,内镜直视下经内镜注射针将上述药品分4~6点注射到肿块部位,每点约注射0.5 ~1ml,1次/周,共4次。 1.4 观察方法:治疗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心电图、X线钡餐造影、内镜及病理检查。疗程结束时复查1次。疗程结束后1个月及6个月 各随访1次。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按1978年在常州召开的全国抗癌药 物研究协作会议制定的“全国抗肿瘤药物疗效通用标准”判断。疗程末缓解30例,有效8例 ,稳定4例,无效4例,近期有效率为82%。 治疗前后白细胞、肝肾功能、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5例于第2次注射时有胸骨后疼痛,10例 于注射当天及次日有腹泻。 2.2 随访情况:治疗结束时,胃镜示食管腔肿块明 显缩小,管腔通畅,部分病例有贲门部狭窄,镜身不能通过,但能进软食。6个月后12例死 亡,26例仍处缓解状况,8例局部复发。
3 讨论
食管贲门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对失去手术时机的中晚期患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五 倍子注射液局部液射,可使蛋白凝固,血管栓塞,使肿瘤组织坏死脱落;丝裂霉素为细胞周 期非特异性抗癌药,对消化道癌有较好疗效,但丝裂霉素在体内易被吸收和代谢,难以在局 部保持高浓度。五倍子液含7.4%的鞣质,鞣质为高分子化合物,粘度大,能包裹丝裂霉素, 延缓药物吸收,发挥长效作用[1](吴培俊,程光善.内镜直视下局部注射抗肿瘤药 的剂型研究.中国抗癌协会第2届全国食道癌会议论文汇编,1989∶69)。 该疗法对隆起型效佳,对缩窄型效差,组织学分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中医院 311300
参考文献
1 沈阳药学院.药剂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401
上一个医学论文: 龙寿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益气复阴汤临床运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