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后溪加拔火罐治疗落枕28例 |
|
马新民
自1992年以来,笔者以单纯针刺加拔火罐治疗落枕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6~57岁;病程1~15d。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后溪穴: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双侧后溪穴,然后用28号长1.5寸毫针,快速刺入双侧后溪穴,施泻法,留针30min,粗行针5min/ 次,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颈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加大活动幅度。 2.2 在颈项部施火罐疗法:先在后项部及肩胛部寻 找压痛点,然后在疼痛最为敏感处进行拔火罐,留罐10~15min。
3 疗效标准
治愈:颈项部活动自如,无任何疼痛感。 好转:颈项部可进行一定范围的活动,但遗留一定程度的疼痛感。 无效:颈项部活动受限,疼痛无任何缓解。
4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中,1次治愈者22例;2次治愈者4例;4次治愈者2例,因此2例患者患有颈椎骨质增 生。
5 典型病例
孟某,男,28岁。早晨起床后自觉颈后部疼痛,不能向左侧转动,经检查发现颈后右侧肌肉 痉挛强直,右侧风池穴,肩井穴处压痛明显,即用上法治疗,颈部活动自如,无任何疼痛感 ,针治1次而愈。
6 体会
本病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肌肉韧带长时间过分牵拉而发生颈部肌肉痉 挛;或扭伤和感受风寒致颈项部经脉气血阻滞不通而成颈项疼痛。用上法治疗具有缓解痉挛 、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之作用,后溪穴乃手太阳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而落枕病变以阳经最为多见,属督脉所统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故针刺此穴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痉挛之目的。火罐疗法在面部治疗又可达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故二者结合,具有相辅相成,协同增效之功。
上一个医学论文: 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硬化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产后急症治验4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