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期针刺治疗面瘫120例 |
|
郑英斌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刺对早期面瘫患者120例分不同期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性52例,女性68例;年龄12~65岁;病程均<1周。根据病程将面瘫分为3期,病程<10天者为1期,10~20天者为2期,>20天者为3期。 治疗方法 1期取患侧阳白、太阳、地仓、翳风、外关、内庭、眼眉部。先以患侧眉中的鱼腰穴为中心,向两侧共分5处点刺放血,每处出血5滴,隔日1次;再分别针面部穴,均浅刺;外关、内庭用泻法,留针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期取①攒竹透晴明,太阳透阳白、透四白,颊车透地仓及针刺健侧合谷;②阳白透鱼腰,太阳透颊车,地仓透人中、透承浆,及针刺患侧足三里。以上两组穴位,每日用1组,两组交替应用,留针30min,用平补平泻手法,10次为1个疗程。 3期在2期取穴的基础上加督俞、肝俞、脾俞、太溪,3组穴交替针刺,行补法,太阳、颊车、脾俞可配合温针灸1壮,留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继续针刺。 治疗效果 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与健侧比无明显差异;好转:症状基本消失,仅在紧闭双眼时略感患侧眼睑肌力差,或鼓腮时人中沟轻微不正;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但外观上尚明显地有别于健侧。 本组经1期治疗痊愈18例,2期治疗痊愈52例,3期治疗痊愈21例。9例经40~50次治疗,3例针50次后好转,1例针50次后有效。 典型病例 王某,女,32岁。发现左侧口眼歪斜2日,伴耳后疼痛。诊见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不能闭合,口角歪斜,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诊为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按1期病程治疗方法针刺,经10次而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体会 面瘫多因正气不足,经脉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而入,经脉痹阻,经筋失养,面肌纵缓不收所致。本病以气虚为本,风邪中络,气血痹阻为标,证属本虚标实。阳明经行于面部,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阳明经穴为主,以疏通面部经气。1期急性进展期,邪气盛,风邪在络,病位浅,急则治其标,故取眉中放血,面部穴浅刺,引邪外出,配合外关、内庭以加强祛风除热作用;2期病邪深入,正气尚充,故应透刺以疏通经气,畅通气血,配合远道的合谷、足三里,健脾强筋;3期病程长,正气不足,邪气未尽,故除采用2期的穴位外,加背俞穴,采用三组穴轮换应用,以扶正祛邪,善其后,则疗效更佳。 治疗中应注意局部与循经取穴结合,早期勿采用封闭、长针深刺等强刺激,在2~3期时应多组穴位交替针刺,则效果更佳。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中医医院,7153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以痛为腧长留针治疗偏头痛20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针刺及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36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