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刺加点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60例 |
|
郭蕴屏 冉茂东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围刺加点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65岁;病程2~36天。疱疹发于胸腰部者42例,其余发于头、颈及四肢。 治疗方法 局部围刺:用30号1寸毫针围绕疱疹区外缘半寸处,与皮肤成15度角刺向中心,每针相距2寸,针数视皮损范围大小而定,一般可针数针至十余针。行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min,每日针刺1次。 点刺拔罐法:消毒患部周围皮肤,用消毒三棱针在水泡周围点刺5~7针,深度约1.5mm,或使针孔出现血迹,并将水泡挑破。然后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于其上,留罐10min,以每罐吸出2~5ml泡内液体或血液为好。起罐后水泡如粟米者可不予处理,较大水泡者用三棱针挑破,用消毒干棉球擦干创面,待其自然干燥即可。视病灶部位及面积大小,每次拔罐2~4只,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治疗效果 本组经治疗全部获愈,其中2~5次治疗痊愈者46例,平均治疗次数为4.8次。未见继发感染或其它不良反应,无后遗症。 典型病例 张某,男,39岁,1998年8月7日初诊。4天前左胸肋皮肤灼痛,继之出现红点水疱,伴心烦,食欲不振。诊见左侧胸肋部有绿豆大成簇水泡,各簇间皮肤正常,余未见明显异常。诊为带状疱疹。以上法治疗4次而愈,无后遗症发生。 体会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为外感风热,肝胆火盛,风火湿毒留滞经脉,郁于皮肤,不得疏泄而发病。用毫针围刺,对调和局部气血,疏导经气具有良好的作用。点刺拔火罐能直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动局部抗病能力,直接减轻或解除无菌性炎症状态,可防止疱疹扩散,促进疱疹迅速消失,是清热泄火,除湿止痛的良方。本疗法疗程短,方法简便,患者负担轻,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118000
上一个医学论文: 针灸刀治疗致密性髂骨炎200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椎穴刺血拔罐治疗麦粒肿62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