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正升白汤预防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46例 |
|
方明治
提要 运用中药扶正升白汤,预防肿瘤化疗后抑制骨髓致白细胞减少46例,并设口服鲨肝醇之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者20例,占43.5%;而对照组则为31例,占7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扶正升白汤能有效预防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白细胞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后常不同程度地抑制骨髓致白细胞减少,影响治疗计划的实施,这是目前化疗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我院肿瘤科自1995年以来在进行化疗的同时,予患者服用扶正升白汤预防白细胞减少,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86例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3岁,平均年龄54.5岁;肠癌患者48例,胃癌患者20例,肺癌患者12例,乳癌患者6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且患者的主要脏器(心、肝、肾、胃肠道、骨髓)功能正常。所有病例均使用化疗,肠癌运用方法为ELF。胃癌选用FAM,肺癌选用EP,乳癌选用CTF方案。 上述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为23/17,平均年龄56岁;初治/复治为29/11;肠癌23例,胃癌9例,肺癌6例,乳癌2例。治疗组男/女为26/20,平均年龄52.5岁;初治/复治为36/10;肠癌25例,胃癌11例,肺癌6例,乳癌4例。
2 给药方法 两组均为口服给药。对照组化疗前5 d给予鲨肝醇100 mg/次,3次/d,直到化疗结束后10 d。治疗组以扶正升白汤组方:党参15 g,黄芪12 g,当归6 g,阿胶15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熟枣仁10 g,补骨脂30 g,菟丝子30 g,鸡血藤12 g。水煎2次,浓煎成200 ml汤剂,每d分2次口服,从化疗前5 d给药,直到化疗结束后10 d停用。
3 观察指标 3.1 所有病人用药前,化疗结束及停药时,各测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1次。 3.2 两组病人疗效评价均参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1]。 3.3 观察副反应: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头昏、心慌、皮疹。
4 结果 从表1中可显示出,治疗组46例经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低者20例,占43.5%;Ⅱ°以上白细胞减低者9例占19.6%。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减低者31例,占7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其中Ⅱ°以上白细胞减低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0.01),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Ⅳ°白细胞减低,而治疗组中未出现。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组 别 例数 白细胞降低例数 发生率(%)
Ⅰ° Ⅱ° Ⅲ° Ⅳ° 治疗组 46 11 6 3 0 43.5 对照组 40 8 13 7 3 77.5
P<0.05 副反应: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头昏、心慌、腹泻等反应。 5 讨论 临床上治疗各种肿瘤,除手术外,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放疗与化疗,虽然其临床上有确切的疗效,但随之而来的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使病人抵抗力降低,易发生感染,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延迟化疗日期。目前临床上对白细胞下降的治疗分中西药两类。西药用鲨肝醇、升白胺、激素及细胞集落因子等治疗;中药主要用健脾补肾药物。现代研究表明,此类中药不仅改善骨髓造血功能,而且能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应激能力[2]。邱氏认为健脾中药对5-Fu杀伤胃癌细胞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对被杀伤的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于氏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党参、黄芪、茯苓、白术、陈皮等健脾理气药能提高脾虚小鼠的丁淋巴细胞功能,并能消除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4]。我院使用的扶正升白汤主要使用黄芪、党参、茯苓、当归、白术、阿胶、鸡血藤养血生血;补骨脂、菟丝子补肾温煦。诸药合用,起到补脾益肾、益气养血之功。由于本方疗效确切,与鲨肝醇相比 P<0.05,尤其是Ⅱ°以上的白细胞减低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0.01),且无明显毒副反应,费用低廉,易被工薪阶层接受,对按期完[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童腹型癫痫38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速效口腔溃疡膏的配制及临床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