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婴幼儿腹泻62例 |
|
李梅 指导:王耀民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婴幼儿腹泻6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62例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40天~3岁;病程2~20天。其中伤食泻16例,湿热泻12例,寒湿泻19例,风寒泻15例。 治疗方法及结果 取穴天枢(双)、水分、阴交。以30号1寸毫针直刺0.3~0.5寸,行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不留针。另外,以能盖住骶骨3/4为准,根据年龄选择3号~4号玻火罐,采用闪火法,在骶骨正中行中等力度拔罐,留罐5~10min,每日治疗1次。 62例经2~4次治疗后,56例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5例大便次数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偶见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另1例患儿针刺时哭闹不合作,家长放弃治疗。 典型病例 王某,男,80天,1998年10月7日初诊。患儿腹泻20余日,为黄绿色水样便,有腥臭,曾服抗生素治疗无效。诊见面黄,唇干,体温正常,舌淡苔白,伴轻度脱水;大便镜检有多数脂肪球及粘液。诊为小儿泄泻(风寒型),予上法治疗4次而愈。 体会 婴幼儿形体未充,脾胃娇嫩,感受风寒湿邪或乳食不节可致脾胃运化失常,传导失司则致泄泻。骶骨正中为督脉所行,督脉为诸阳之海,在此拔罐有总督全身之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之功。天枢为大肠之募穴,具有双向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毫针刺之能调和脾胃,理气止痛止泻。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天枢对缓解急慢性肠炎、菌痢、泄泻、便秘等效果明显;针刺水分、阴交可提升脾阳,助肠胃腐熟水谷而泌别清浊,利小便而实大便。
上一个医学论文: 神灯照射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椎穴刺血拔罐治疗重症感冒23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