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康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
|
重,同时秒表计时,记录各鼠出现第1次扭体反应时间及20 min 之内扭体次数,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并计算药物的镇痛率,结果见表4。
表3 关节康对热板法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组 别 动物数 (只) 药前痛阈值 ( s, ± s) 药后痛阈值( s,± s) 1 h 2 h 3 h 4 h 生理盐水组 13 23.3±6.3 26.9±14.5 30.6±15.9 27.1±13.6 31.4±15.1 关节康组 14 18.8±5.9 46.6±13.1*** 47.6±15.8* 45.4±11.1*** 51.8±13.3*** 东方活血膏组 13 23.3±4.4 38.8±14.1* 45.2±13.0* 39.7±23.9 40.6±20.1
表4 关节康对冰醋酸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s)
组 别 动物数 (只) 第1次扭体反应时间 (min) 20 min 内扭体次数 镇痛率 (%) 生理盐水组 10 3.50±0.64 49.70±11.63 关节康组 10 4.18±0.43** 35.00±9.72** 29.2 东方活血膏组 10 4.50±0.75** 36.40±5.10** 26.8
3 讨论
急慢性腰腿痛、各种关节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股骨头坏死、坐骨神经痛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当人体肌表遭受风寒、湿邪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疼痛、肿胀、麻木和功能障碍。其基本病理机制为:瘀血、痰浊,邪热阻滞经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4]。通过以上实验关节康能明显对抗炎症的早期渗出性改变和晚期增殖性改变,起到迅速消肿抗炎、改善功能障碍的作用。镇痛实验表明:本品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表现为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能极明显地提高痛阈,减少疼痛次数,延长痛觉潜伏期,为临床具有高热渗透,拔寒祛湿,祛寒止痛的疗效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王爱梅 山东省莱西市药品监督检验所 266600; 颜承超 济南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济南 250000 马 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济南 250014
参考文献
1 李仪奎.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2∶298∶354 2 徐淑云.药理实验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21 3 《药理学实验》编写组.药理学实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5∶31 4 朱良春.加味没蝎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1994,(2)∶5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金果榄不同采收期商品质量比较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蚂蚁清风酒补肾壮阳作用实验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