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地黄多糖化学研究 |
|
3.1.2 GPC测定:取RG加水溶解,滤过,进样,流动相0.02% NaN2水溶液,流速0.5 ml/min,示差折光检测,结果RG洗脱峰为单一对称峰,说明为均一组份,见图1。
图1 The GPC Elution Pattern of RG
3.2 分子量测定:先以GPC测定各多糖标准品Shodex Standard Pullulan P-82系列(P-200,P-100,P-50,P-10,P-5)及蓝色5组:即正常对照组、缺血模型组、消栓口服液组及熄风康高、低剂葡聚糖的保留时间,以logMW对保留时间做图得标准曲线,同法测出RG保留时间,从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为3.57×104。
4 完全酸水解及糖组分分析[1]
取RG 5 mg,1N H2SO4封管,100℃水解6 h,水解液以Ba(OH)2中和至 pH7,过滤,浓缩,取水解液及单糖标准品点于同一块硅胶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Ⅰ)上层以及正丁醇-苯-吡啶-水(5∶1∶3∶3)(Ⅱ)分别展开,苯胺-邻苯二甲酸显色。结果见图2。
图2 RG完全酸水色产物的薄层析图谱 1 葡萄糖 鼠李糖 2木糖 3甘露糖 4 RG完全酸水解产物 5 阿拉伯糖 6 半乳糖
取RG酸水解物,用3 mg NaBH4于室温还原2 h,还原液通过732(H型)离子交换树脂柱中和,蒸馏水洗脱,减压浓缩洗脱液至干,加少量甲醇溶解,抽干,反复处理6次,再加入乙酐-吡啶(1∶1)4 ml,封管,100℃水浴乙酰化20 min,抽干,氯仿溶解,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RG是由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和甘露糖组成。
5 讨论
地黄含有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该甙类易水解,所得甙元性质活泼,易发生进一步的氧化,聚合,使所得多糖呈深棕色。因此,采用了不加热的渗漉法去除地黄中的脂质及环烯醚萜甙类成分,应用该法所得多糖颜色较浅。 去除和多糖共存的游离蛋白的方法很多。三氯乙酸法较为剧烈,易引起多糖降解,Sevag法效率太低,需多次重复。通过比较,选择了鞣酸法同时加活性炭处理,在去除蛋白质的同时,也去除了部分色素。 本文仅报道了RG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初步化学研究,结构确证工作将另文报道。
作者简介:杨云:女,1955年生,副教授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3
参考文献
1 郭跃伟,程培元,陈玉俊,等.槐耳菌丝体多糖的研究(Ⅰ).中草药,1992,23(4)∶7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壮威口服液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海底椰氨基酸成分分析
|
|
|
|
|
|
|